Friday, December 29, 2006

 对话文物

 

  glsbest

  前不久在到一虎一席谈终于见到科学院的神了,方知中国为什么长期不能创
新,科技无成果,原来连庶民心中的理性偶像--科学院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如此愚
顽,失望!悲哀!这个科技界怎么了?

  方舟子、司马南与对方(王鲁湘除外)晃如不同世纪人对话。稍近点,像是
戊戌的君子与满清老朽在论理,但更像是在与兵马俑------出土文物对话。

  动物之间的区别是大脑的差别;理性程度决定人与人间的差别。虽然人类并
非完全理性的动物,但从古至今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当代人比以往任何世纪
的人更理性。现在媒体很发达,科学家的风采可以直睹了。科学院的无形资产正
在一点点地被那些所谓的科学家蚕食,还想继续籍科学院的大旗来做虎皮,才会
有“你知道我是谁吗”的拙劣表演。

  今日之辨的意义犹如十五、十六世纪布鲁诺与罗马教庭之辨,缺少科学素养
的民众只觉得热闹,跟着感觉走,甚至起哄,似乎反伪一方是少数。但辩论加速
科学知识普及的效果,是长远的。媒介不会对公正负责,趋利而为只顾自己的收
视率。

(XYS20061225)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北师大认天才女生灌水

 
  舆论质疑衔头虚报

  【明报专讯】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21岁女生获美国一间软件公司聘为亚
洲区执行副总裁一事,在内地传媒炒得沸沸扬扬;当事人吴莹莹的学历和事迹受
到不少舆论质疑:声称有百项发明却不知所谓、拥4项国家专利查实只有2项且属
“有限专利”、自称“美国心理学会成员”但该学会只要付27美元即可入会等。

  北师大原本推荐吴莹莹参加“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评选,但现在
已承认其事迹有夸大成分,事件令校方“非常被动”,而“十大人物”评选组委
会向本报表示,吴莹莹入选“机会很小”。

  “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评选由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支持,人
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主办,旨在从内地2300万大学生中选出10名代表人物,
在社会树立精神榜样,发挥典型人物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参选者由各大学推荐,
参选资料须由校方确认报送。

  百项发明未经核实

  北师大推荐该校心理系21岁女生吴莹莹。本月7日,校方召开记者会,向传
媒介绍吴莹莹,指她已获著名跨国公司TopCoder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拥有
100项发明和3项国家专利,当选美国电脑学会亚洲助理主席等等。吴俨然一名
“才艺双全”的模范学生,引起轰动。

  不过,事迹甫公布即招来质疑。连日来,内地报章杂志和互联网热议不断,
对吴莹莹的“威水史”逐件查证,到底她是“天才女生”还是“造假高手”,成
为焦点话题。有人指她的国家专利属造假,百项发明是子虚乌有;有人指其国外
经历和奖项涉偷梁换柱,有人耻笑她拿着27美元就可以换到的社团成员身分来炫
耀;有指受聘跨国公司其实是商业炒作等等。

  校方称可能翻译有误

  北师大学生处工作人员昨日接受本报查询时坦承,舆论的质疑“的确使我们
很被动”,校方“会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回应”。校方还承认,吴莹莹的百项发明
“我们没有核实过,也不可能一一核实”,至于虚报美国电脑学会亚洲助理主席
的资格,“很难说清楚,可能是翻译错了”。

  入选“十大人物”机会微

  另外,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昨日对本报表示,关注到外间对参
选者吴莹莹的质疑,“但我们至今还没收到北师大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工作人
员说,评选活动“投票已经结束”,“吴莹莹得票只居中下水平”。据悉,参选
者约30人,换言之,吴莹莹极可能已被排除在“十大”之列。本报至昨日仍无法
联系上吴莹莹本人。

  明报记者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在人类的感觉之外

?方舟子?

法布尔的《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删去了“蝉的音乐”部分。
在这个部分,法布尔介绍了他做的一个著名实验。一般人认为蝉发音是为
了喊叫同伴,但法布尔认为这个意见是错误的。他借来两支土铳,在树下
连开了两枪,声如霹雷。但是树上的蝉仍然继续歌唱,一点没有受到枪声
的影响。于是法布尔认定:蝉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
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其实蝉并非聋子,它身上也长着类似于人类的耳鼓的膜可以感觉声波,
只不过能探测的声波频率范围比较窄,大致在3000到15000赫兹之间,但是
这已足够让它们很清楚地听到其同种发出的声响。

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地以为其他动物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感官,因为蝉
没有听到我们能听到的声响,就以为它必定是极聋的聋子。人耳能感知的
声波频率范围要比蝉宽得多,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
和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是我们无法听到的。但是大象却用次声波相互
通讯,而蝙蝠和蛾子之间却在进行一场超声波战:蝙蝠能发射和探测超声
波用以侦察猎物,而蛾子也能探测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加以躲避。在这些动
物看来,我们人类也是聋子。

人眼能够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红光的770纳米到紫光的390纳米
之间,因此我们把这个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波长大于770纳米的红
外线和低于390纳米的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到的。但是响尾蛇在夜间能够
看到老鼠体温散发出来的红外线,蜜蜂则可以看到花瓣上的紫外线组成的
图案,据此飞向花中心的花蜜和花粉。有的昆虫能够通过吸收或反射紫外
线相互通讯。还有许多昆虫和鸟能依靠空中的紫外线分布导航,即使太阳
被云彩、山峦、建筑物遮挡,它们也能通过感觉偏光光而确定太阳的具体
位置。

人类的嗅觉更是乏善可陈。嗅觉最灵敏的人也只能最多分辨数千种味
道,而狗能分辨出数百万种味道。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嗅觉都比人灵敏得多,
它们仅凭气味就能分辨敌友、发现猎物。

还有许多动物具有在人类看来非常神奇的“第六感”。例如,从单细
胞的原生生物到哺乳动物都能利用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外激素??相
互联系。蛾用外激素寻找配偶,蚂蚁用外激素调节社会行为、标记食物线
索,哺乳动物用外激素标记领地、发出警告以及寻找配偶。人类用以感觉
外激素的器官犁鼻器已经完全丧失或高度退化了,人类是否也能用外激素
进行无意识的通讯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问题,争议本身就说明人类即使存
在这种“第六感”,也是微不足道的。

有的“第六感”对我们来说更是完全陌生的。许多昆虫、鱼类、两
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能感觉地球的磁场,用它来导航。有
些动物(例如信鸽、鲸)甚至能通过感觉磁场强度的细微变化确定自己所
在的位置。许多水生生物能够探测到其他动物体内散发出的电场,并进行
电子战:鲨鱼能够通过探测猎物的电场进行捕食,有的鱼类则能自己发射
电场,通过探测电场变化发觉捕食者。

有的人因此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相比,各项感官都退化了。汇总各
种动物之长比人类之短,显然是不合适的。动物感官的差异,是适应环境
的进化产物。我们的祖先没有进化出某种感官,或者某种感官出现退化,
根本原因是没有这方面的需求,甚至要加以避免。例如,紫外线能对细胞
中的遗传物质造成损伤,会导致癌变。为了保护视网膜,人眼就不能去感
觉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在进入人眼时,大部分都被角膜中的黄色素吸
收、过滤掉了。而对于寿命短暂的昆虫、鸟类,它们不必担心视网膜癌变
的危险,就可以去感觉、利用紫外线。

人的某些感官能力其实在动物中极为突出,例如人的视觉分辨能力和
色彩感觉能力就非常发达。视觉是人类接受外部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我们
看到一件陌生的东西,首先会仔细端详其形状和颜色,而其他哺乳动物则
可能是过去闻闻其味道。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但是人眼却能感觉、分
辨极为丰富的色彩,这对生活在森林中以果实为主食的人类祖先至关重
要,他们远远地就能把成熟的果实与不可食用的不成熟果实和叶子轻易分
辨出来。有一个有趣的假说认为,人眼之所以对黄光特别敏感,是因为那
是成熟香蕉的颜色。

当然,由于我们拥有无与伦比的大脑,感官也就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发达的大脑让我们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弥补感官的不足,而科学
也让人类不能感觉的其他感官世界不再神秘,甚至可被利用了。

2006.12.04.

(《中国青年报》2006.12.6.)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到我死为止,还要说

赵亚辉

《人民日报》 (2006-11-30 第14版)

  11月23日凌晨,一位大师离我们远去了。

  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在纪念他的时候,议论最多的,不是他的科学成就,
而是他的“说真话”。

  他就是邹承鲁。说真话的邹承鲁。

  事实上,他的科学成就不可谓不丰厚,随便说出几样都让人仰视:他是中国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是我国生物化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早在
1980年,他就当选为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正是这位院士,却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老百姓不要迷信院士,不要相信院
士万能。”

  从1957年提出“对有海外关系的人不应予以歧视,应允许研究生和导师
相互选择”开始,近50年来,他不知说过多少类似这样的真话,他受到的不公
正对待、打击报复、埋怨辱骂也不在少数,但是他不在乎,他憋不住。他说:
“我就是看到我觉得不对的东西就憋不住,这个现象不得到根本的纠正,我就一
天不会放弃,一直到我死为止,还要说。”

  他最终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去世前20天,他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
《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

  他一辈子都在说真话,不仅给同行说,不仅在报告里说,他给中央领导说,
他在大众媒体上说,他对最普通的人说。他让千千万万的人知道了,什么是“科
学的精神”,什么是“科学的良心”。

  邹先生不留情面,不讳直言。他的夫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女儿李林院
士曾开玩笑地说:“邹先生没有出息,做事不给自己留后路。”

  在评选院士的时候,有候选人来找他,他不客气地说:“院士选举条例有规
定,如果个人搞公关,就取消资格。你最好别再找我了,这次我就不给你公开,
下次再这样我就公开了,这样你的资格就会被取消。”

  邹先生求根问据,从不轻言。“对专业之外的东西,我不愿意多管,我觉得
我的知识有限,我管不了。”对于专业内的事,他发言前也总要调查一番。在
“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中,邹先生看了材料觉得很荒谬,但他没有轻言,通过
国外熟人进行调查,发现她很多东西是编造的,才予以揭露。

  邹先生针砭时弊,为人敢言。关于院士选举,他说:“院士选举最大的毛病
一是不够透明化,二是单位的参与实在太多了。”关于科技环境,他说:“人治
和腐败是中国科技两大致命伤。”

  邹先生走了,但他说的真话留了下来,他坚持的科学精神留了下来,他坚守
的科学道德留了下来。

  让我们再重温一次他对自己的要求:“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即便由于种种原
因不能戳穿假话,或者无法说出真话,或者可以选择不说话,但至少要做到不说
假话,不主动用假话去邀功请赏,去谋财害命。这是科学道德的最低的一条底
线。”

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医学发展的哲学原理

  作者:Brook

  摘要:本文通过医学发展史上出现过的重要事件,阐明否定之否定规律贯穿
医学发展始终。本文归纳了被否定内容的几种情况,说明只有在不断否定错误、
模糊和空白的情况下,医学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关键词:否定之否定;医学发展

  The phylosophic Principle of the Medical Development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important facts of medical history,
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at the law of the negative has been running
from beginning to end of medic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ums up
some situations of being negated contents, indicates that, only in
uninterruptedly negating errors or indistinct or blank, can medicine
constantly develop.

  Key words law of the negative of negative; medical development

  否定之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发
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以正确否定错误、以深刻否定粗浅、以准确否定模糊、以
创新否定空白的过程,医学是科学,同样也受此规律的制约。

  1.否定之否定贯穿医学发展始终

  以古希腊、罗马的医学发展为例,任何一个医学进步,都是否定之否定的结
果。Aristotele(BC384?BC322) 认为心脏是智慧器官,Herophilus (约BC300
前后) 通过人体解剖,认为脑是神经的中枢部分。他能正确地区分大脑、小脑、
第四脑室、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但又把肌腱和神经混为一谈。Galen (129?200)
时代已禁止解剖人体,他用动物实验证明,动脉(A)里本来就含有血液,而非
Erasistratus根据古希腊哲人的“精气学说”所臆断的含有“精气”之说。但
Galen也并未完全否认A内精气的存在。他的血液循环理论是:食物经消化变成乳
糜,经门静脉输入肝脏,形成血液,并加入在那里形成的“自然精气”再由静脉
(V)将充满“自然精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送到全身,心脏产生的“生命精气”
加入A血中,由A送至全身,部分送至脑,脑产生的“动物精气”送至全身组织后,
被组织利用,剩下的“废气”则由呼吸排出体外。左右心室膈上有许多肉眼看不
见的小孔,血液通过这些小孔从右心室渗向左心室。(1)

  Harvey通过对120余种动物的观察,于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从事
实上否定了Galen的错误理论。Harvey证明,血液由腔V流回右心房,经右心室通
过肺循环流回左心房,再由左心室将血液射向主A。他推测A、V之间有吻合、或
通过肌间隙相联系。(2)这一模糊和错误描述,又为Malpighi和Leevenholch通过
显微镜观察到的毛细血管所补充、否定。

  由于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促进,进入20世纪以来,医学发展明显提速。这
也意味着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加快。以下事例均是明证。

  2. 被否定内容的几种情况

  2.1 被否定内容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如前所述,Aristoteles认为心脏是智
慧的器官,Eraistratus认为A内含“精气”,其依据或臆断,或凭当时的权威理
论逆向推导,未经实验证实。这样的内容,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现代医学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以I、II期乳腺癌的治疗为例,Halsted
以前的手术效果之差,已被他的经典根治术给否定了。Halsted的根治术从1890
年开始,一直盛行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各部位乳癌都有一定比例的内乳淋巴结
(LN)转移率,1949年,Wangensteen扩大了切除范围,在根治术的基础上,再
将内乳、纵膈和锁骨上LN一并清除,对根治术做了部分否定。但由于死亡率高,
并发症多而自我否定。1951年,Urban在根治术的基础上,再切除患侧一半胸骨,
第2?5部分肋骨、其下方的胸膜和内乳LN,认为死亡率和并发症并未增加,但远
期效果好而极力推荐。这种以牺牲大量正常组织为代价的预防性切除,很多作者
都未观察到远期生存率比根治术好,实际上一直被大多数医生和患者所否定。
Fisher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即使早期乳癌甚至亚临床阶段,癌细胞也
可经血行扩散。无限制地扩大切除范围,于疗效无补,于机体结构和免疫功能有
伤。(3,4)

  1948年,Patey等发现胸大肌膜相对无淋巴管,从而决定保留胸大肌。1951
年,Auchincloss又保留胸小肌,两种改良术均对腋淋巴结和胸肌间的淋巴结进
行清扫,远期生存率和根治术比较,无显著差异。(3)这也是对根治术的部分否
定。说明Halsted设计手术时,过大的切除范围并不正确。但并不能因此抹杀
Halsted的历史性贡献。

  Crile在严格选择病人的前提下,只单纯切除乳房,不做腋淋巴结清扫,也
不用射线照射。他的理论是:清扫腋淋巴结会影响宿主的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
癌细胞的扩散。但Pendergrast(1976)等动物实验证明,在肿瘤生长到可以触及
之前,免疫反应已遍及全身。Crile本人报告的102例远期生存结果,明显地比清
扫腋淋巴结的对照组低,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Crile不清扫腋淋巴结的
做法是错误的。近20年来,局部切除癌肿的的做法日益增多,近年来还有以腔镜
切除< 4cm癌肿的,但都清扫腋淋巴结,根据情况,再决定加不加放、化疗。(6,7)
小创伤手术,是对大创伤手术的否定,但并非全否定。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远不止这些,可谓百花齐放。可以看出,只有在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才会有更多
的比较,才会互相启发,才会取得更快的进步。以后,还会有更精确的治疗方法
出现,所有的癌细胞在不损害任何正常细胞的前提下全部清除,或使癌细胞发生
逆转成为正常细胞,是治疗癌症的终极目标,这可以无限地趋近,但永远也达不
到。

  2.2 被否定的内容在开始是正确的,由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而需要改进

  1928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并公之于世。之后的实验显示:在有血清存在
的情况下,它几乎丧失了杀菌能力。Fleming也未找到继续研究的有效方法,研
究被搁置了,这意味着,此项发现有流产的危险。1938年,Florey受好友启示,
重新开始研究。(8)1940年,他的小组粗制的青霉素给实验性葡萄球菌感染的小
鼠注射,取得了惊人的效果。1941年,牛津报道了首例用青霉素治疗的葡萄球菌
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人,1942年,Fleming用Florey提供的青霉素制品,使一
位患脑膜炎的英国下议院议员转危为安,此议员为之广泛宣传,使Fleming和青
霉素名声大噪。(9)青霉素除个别人有过敏反应外,其他副作用很少,但细菌的
抗药性的产生否定了它的作用,虽然有些细菌对它仍然敏感,其用量比始用时增
加了数百倍。有些抗生素的被否定,是因为自身的副作用,但许多是由于人类的
滥用,帮助细菌把抗生素否定了。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一方情况发生了
变化,把本来有效的另一方给否定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应该考虑如何使抗生
素被细菌否定的速度减慢。

  2.3被否定的内容在开始是正确的,只是由于权威的不认同而被否定,最终
权威的不认同被否定,从而钻之弥坚,但也需要发展完善

  1865年,Mendel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论
文在科学大会上宣读。并载入《布尔诺自然科学会志》,当时没有任何生物学家
回应他。原因是:孟德尔的研究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当时的植物学家院士,没
有一个懂数理统计,认为只是数字游戏。1899年,年轻的Iltish发现了Mendel的
论文,他的教授却说:“论文除了数字和比例以外,别无它物,把它忘了吧!”
Iltish听了教授的,痛失重新发现、并深入研究的良机。(10)1900年,Mendel的
论文还是被重视了,但在1910年以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Morgan认为,Mendel
定律只适合于豌豆,未必适合于一切生物,特别是动物。Mendel关于显性和隐性
的理论,也不能解释性别是1:1的现象。他认为:没有证据证明“遗传因子”到
底是什么。

  Morgan对Mendel的否定,并非出于偏见。他不盲从,不赶时髦,他尊重证据。
他说:“研究者对一切假说,应养成一种怀疑的心态,一旦证明其错误,应立即
摈弃。”1910年,他的果蝇实验结果,不仅使他成了Mendel坚定的支持者,还补
充了连锁和交换律。1916年,Morgan出版了《基因论》,具体描述了“遗传因子”
即基因的功能,并确定它存在于染色体上。(11)

  Mendel遗传定律的发现,是对先前空白状态的否定,Morgan连锁交换律的发
现,是对Mendel定律不完善部分的否定或补充。其基因的明确,则是对“遗传因
子”模糊概念的否定或明晰,Morgan的工作,不是研究的终结,现在各生物的基
因定位,DNA测序,则是对基因的进一步明晰,这个工作还有极多的未知数需要
明确。在用于临床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3.神化偶像使医学凝固

  人的认识受时代科学水平的制约,任何认识都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没有错误。
吴阶平、陈中伟等世界级专家都坦陈自己医疗实践中的失误,这是事实求是的科
学态度,任何尊重科学的人都是如此,他们在否定失误或不完善中完善自我。

  Galen对医学有很大贡献,现在的许多解剖名词,仍沿用他的命名。但中世
纪政教合一的黑暗统治把Galen的著作奉为经典,不准有任何怀疑。众多医学家
对Galen的理论也深信不疑。即使明显的错误,也要设法辩解。如:Galen说人的
腿骨是弯的,16世纪法国一位解剖学家辩解说,Galen时代人的腿骨是弯的,由
于几百年来狭窄的裤腿使腿骨变直了。

  Vesalius根据人体解剖,于1543年出版了《人体的结构》七卷,纠正了
Galen的错误达200余处。他受到了激烈攻击,被迫终止研究,到西班牙当了皇室
御医。Servetus发现了肺循环,在接近发现体循环的时候,被新教首领告发,
1553年在日内瓦被处以火刑。宗教裁判所的专横使医学发展的停滞了1400年,伟
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才使桎梏被逐渐摧毁。(12)

  20世纪30?60年代,前苏联也出现过李森科称霸生物学界的情况。1935年,
李森科宣称Morgan的染色体和基因论是反动的、唯心的、形而上学和无聊的。
1940年开始,对一批有成就的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逮捕,他奉米邱林、巴甫洛夫为
偶像,用他们的理论来解释生物学和医学的一切。(13)这实际上是违背唯物辩证
法基本原理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用。他否认基因的存在,说环境决定一切,实际上否认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米
邱林、巴甫洛夫都是严谨的科学家,但他们的理论、认识既不可能绝对正确,也
不可能解释一切。李森科只是在利用他们,迫害异己,神化自己罢了。李森科及
其追随者的文章,除了对孟德尔、摩尔根的咒骂,就是对李森科的吹捧,别无他
物。他的倒行逆施使前苏联的遗传学停滞了30多年。

  绝对真理是个极限,只能无限趋近,永远也达不到。以最小的创伤或副作用
取得最大的疗效,是治疗学所追求的目标。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领域里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永远也不会终结。

  参考文献

  1. 谢德秋:医学五千年(外国医学史部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2:47?48

  2. 哈维 W:心血运动论 (田洛译)(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2:24?
39

  3. 萨比斯顿 DC主编:克氏外科学 (曾宪九主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1983:728?729

  4. Fisher B. Wolmark N. Limited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primary
breast cancer: A commentary on the NSABP reports (J) World J Surg, 1985;
9:682

  5. 关曾文、杨锦明:乳腺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213?
214

  6. 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395

  7. 骆成玉、薛镭:美丽无疾?乳腔镜微创治疗乳腺疾病
http://www.cctv.com /lm/560/31/73134/html 2002-12-17

  8.朱泽霞:科学物语(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9:593?595

  9.Gilman AG, Goodman LS, and Gilman A(潭世杰主译):治疗学的药理
基础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40

  10.玛格纳 LN:生命的科学 (李难等译)(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2 558

  11.杨学仁、朱国英:遗传学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152

  12.谢德秋:医学五千年(外国医学史部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2:107

  13.麦德维杰夫 ZA: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0:44--78

Sunday, November 19, 2006

中医是一块试金石

天堂末路

  中医的核心是阴阳五行经络等理论,关于中医理论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可以
大致分辨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的层次。用老罗的话来说,“看一个人是不是脑子大
致清楚”。当然,这个只适用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如果一个人说,“对这个不了解,所以不发表评论。”那么我们暂时无法判
断他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如何。

  如果他认为,“中医是比西医更超前的、更完美的科学”,这样的人逻辑是
比较混乱的,多见于“老中医”、“社会学家”。

  如果对于别人“废医验药”的主张,反驳说“凭什么用西方的标准来要求中
医?”“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了,必然有存在的理由
的,怎么能废?”这类人多见于“时评家”,他们经常会自我感觉良好的去指点
江山,洋洋千言,不过都是无的放矢。

  如果称“中医是国粹,废医的人是卖国贼,是西药制造商的代言人,或者是
被反动势力收买来攻击诋毁中医的。”这类人多见于洗脑流水线上,他们经常被
人利用做炮灰。而这一阶段好像又是大多中国人必经的。

  那么认识到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的人,又是什么人呢(先不管他们之间的分
歧,比如是否应该取消中医,是否有必要去检验中药的疗效等)?

经过本人小范围的不太精确的调查和观察,下面的规律大多数情况下成立:
一个认识到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或者伪科学)的人,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风
水;不相信超自然的特异功能;不相信“SINA是日本控股、网易游戏卖给日本人、
GOOGLE故意屏蔽钓鱼岛”等;不赞同抵制日货;不相信SARS是美国人制造的来对
付中国人的武器;经济学方面的观点,倾向支持张五常、张维迎,对郎咸平怀疑
甚至鄙视。

  当然,是否认识到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并非是不相信后面那些事情的必要
条件。只是说,可以通过对这问题的看法,能快速了解他在很多问题上的基本立
场。因为一个逻辑清晰,思维严谨的人,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结论都大同小异。
(天堂末路 http://blog.163.com/pkyourgod , 作者系非著名非资深网友。)

Monday, November 13, 2006

 民事答辩状

  因肖传国诉北京科技报社、北京青年报社、方是民名誉权纠纷一案,针对原
告变更后的诉讼请求,故方是民现答辩如下:

  一.肖传国应当对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网站、何
梁何利基金网站、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网站、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工作网站、武汉协和医院网站等网站上刊载的肖传国简历或简介负责。

  (一)肖传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过曾给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提交过文件(详见我方证据33)。

  (二)因《何梁何利基金评选章程》规定:“评选结果于公布前须征求获奖
人本人意愿”,“通过新闻媒介公布获奖人员名单及其主要贡献”,因此,肖传
国不可能对何梁何利基金网站对其的介绍不知情。

  (三)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网站上公布的信息均源自973项目承担
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提交的材料,且国家规定须“严格审查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
递交的有关材料,对违反有关规定者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发展计划网站上肖传国简介应当源自肖传国。

  (四)鉴于肖传国承认过向自己所在的学校提供过简历,因此,武汉协和医
院网站上刊载的肖传国简介及精品课程申报材料中有关肖传国的信息应源自肖传
国。

  (五)我方认同:“简历是当事人对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的一个陈述,简
介是相关单位或媒体对某人的介绍”,但是,通常情况下,权威机构网站上公布
的简介是当事人自己提供,并经权威机构审核。

  我们认为:简介源于简历,特别是在中国国家机关、基金会等权威机构及当
事人自己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简介肯定是基于当事人自行提供的简历而形成的。

  若不是当事人提供简历、不基于当事人简历而发简介,难道是权威机构捏造
事实、自行为当事人编简介?如此的话,涉嫌编造失实材料侵犯当事人名誉的是
这些权威机构,而非方是民。

  总之,肖传国自称不知道有关网站对他的介绍、自己未提供简历或简介信息
的辩解,是违背常理、苍白无力的。

  二.本人依据权威网站上公布的信息即可撰写并发表文章,而无须找权威网
站的所有者核实网站信息是否正确。

  没有哪一条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要求自由撰稿人不能仅仅
依据公开的信息而写作。

  没有哪一条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要求自由撰稿人在写发表
文章前必须与被批评人、被批评人所在的单位联系。

  三.对肖传国在2006年7月24日提交的证据,因其为逾期举证,所以我方有
权拒绝质证。

  四.肖传国证据中的翻译错误问题。

  (一)原告委托的翻译公司将医学院职务任命、提升和任期规定翻译错误。

  原文:“The rank of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specific
discipline) should be granted to those members of the full-time
faculty who have served as Assistant Professors at NYU or
elsewhere……”

  原告方错误翻译为:此职务授予已在本校或其他大学担任过全职助理教授
者……

  而正确的翻译应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提供):(某一具体学科)临床
副教授的职级授予如下条件的全职教职人员:他们已经在纽约大学或其它地方担
任过助理教授……

  即临床副教授为全职教职人员,而不是授予担任过全职的人员。

  (二)Campebll's Uorology有关内容也翻译不实。

  原文:One fascinating set of experiments that relates to the
concept of establishing or promoting a reflex pathway for micturition
are those reported by Xiao and de Groat (1999). These individuals
created a skin to CNS to bladder reflex pathway in cats...

  原告翻译为:肖(1999)报告了一个巧妙的人工建立的‘皮肤-中枢-膀胱’
反射弧。这个新的反射通道能在脊髓损伤后启动排尿而不伴有逼尿肌-尿道括约
肌协同失调……

  准确的翻译应当是:肖和德格罗特报告了与建立或促进排尿发射途径的概念
有关的一套吸引人的实验。这些人在猫中制造了一个从皮肤到中枢神经系统到膀
胱的反射途径……

  (三)原告自称刊载其“论文被评为2004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最佳论文”的
内容,也翻译不实。

  原文没有“2004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最佳论文”的内容。

  原文没有“这是泌尿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的内容。

  (四)Jack Lapides奖获奖证书

  证书中清清楚楚地写着“短文竞赛”(Essay Contest)。

  Essay的含义是:企图, 散文, 小品文, 随笔, 短文, 评论,没有任何“学
术论文”或“论文”的字义。

  原告将Diokno信中的“Essay Contes”错误翻译成“论文大奖赛”。

  (五)Pfizer泌尿外科学者“奖”证书也翻译不实。

  证书中三次拼错肖传国的名字,将Chuan拼成Chaun,说明该“奖”很不认真
严肃。

  该“奖”的原文用的是Award(而不是Prize),表明这是一个类似于奖学金
的奖励。

  证书原文:The award recognizes one individual from each urology
department in the country that hosts an ACGME approved
urology-training program.

  原告翻译为:Pfizer奖是全美泌尿系医学毕业生教育证书委员会(ACGME)
对泌尿培训项目的杰出学者的一项奖励与认可。

  但原文没有“杰出学者”字样。

  获奖通知中写着“泌尿培训项目”、“2000美元奖金通常转为住院医师教育
基金”,即是供培训、教育用的奖学金。


  五.原告提交的外文证据的公证文件,没有证据效力。

  公证仅证明复印件与原件相符(This is a true photocopy made from the
original document),并没有证明是文件签署人自己在原件上签了字。

  原告完全可以伪造他人的签字,然后拿到公证人处,让公证人证明文件的复
印件与原件一致。

  原告刻意不将“This is a true photocopy made from the original
document”翻译出来,是有意误导公众。

  六.对五项诉争事实,现阐述事实依据如下:

【以下内容与“肖传国诉方舟子、协和医大出版社案:民事上诉状”大致相同,
略】

   此致
  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方是民
  代理人:

  二OO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转贴]谢国忠:房地产不增加财富 政府不应赚百姓的钱

文章提交者:Lestat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谢国忠:房地产不增加财富 政府不应赚百姓的钱
www.hexun.com 【2006.11.08 09:39】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斌


  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透露其近况

  前大摩明星分析师谢国忠离职后,业界传言其将就职基金行业的说法得到证实。近日,谢国忠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称确实有上百家对冲基金在找他。

  谢国忠此前因一封内容敏感的电子邮件外泄而黯然辞职。在电话采访中,一向直率敢言的谢国忠再次就国内当前的宏观经济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最近还在休息”

  记者:你最近有新的动向吗?因为大家都在说你要去某大的机构就职?

  谢国忠:这段时间我还在休息,因为公司曾有规定,我三个月内不能去其他公司就职。

  记者:有媒体说,你离开摩根斯坦利后还将享受公司年终的巨额分红?

  谢国忠:没有这回事,我已经离开公司了,没任何关系。

  记者:那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常来内地吗?

  谢国忠:我主要是休闲。也去过两次内地,拜访一些朋友。

  记者:你就职的去向肯定是基金吗?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大的机构在追逐你?

  谢国忠:这个我真的不方便说,请予理解。

  机械设备产业可将人均GDP提升到4000- 5000美元

  记者:最近国家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情况,各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最近五年也是近三十年发展最好的五年,你认为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谢国忠:我认为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轻工业;另一方面是来自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轻工业方面的投资有一部分来自华侨资本,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台湾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在轻工业方面内地有优势,一是人力成本低,二是管理也不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成本低的要素,比如电力成本,就只有国际成本的1/2.

  记者:现在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固定投资过热,你怎么看?

  谢国忠:有些地方确实存在固定投资过热,效率不高,但总的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记者:目前有没有新的产业可对经济有较大贡献?

  谢国忠:目前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机械设备。我们现在重要的进口就是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如果机械设备产业搞好了,我们就不用花钱在这方面,还可以用机械设备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交易,创造新的贸易空间。

  现在我国的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机械设备产业搞好了,人均GDP估计可以提升到4000-5000美元。

  国内大的银行上市是正确的选择

  记者:目前国内几家大的银行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顺利登陆海内外资本市场,你怎么看这些大的银行的上市行动?

  谢国忠: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事情。现在中国资金比较过剩,很多资产的价格不能支持,国内股市也涨得有点快。通过这些大的公司的IPO,可把市场比较高的价格压下来,这样不让股市上涨过快。只是我觉得本来这些银行不应该到外面上市,现在的状况只能说明国内的市场发展得不算好。

  记者:这些大的公司纷纷上市,你认为市场有承受能力吗?

  谢国忠:国内A股基金发展规模确实有限,总共大概有5000亿人民币的规模。但是目前世界上能投资中国股票的资金有四五万亿人民币。现在内地市场要提高IPO能力,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要把股市转变为投资行为,二是改变银行存款与股市资金比例不合理的状况。对基金来说,就是要有长期投资行为,不能炒,炒是长不大的。现在世界最大的基金总资产规模达到15000亿美元,这些基金的特点就是有长期的管理。

  要想办法把财富转移到老百姓手中

  记者:现在整个经济界都在谈论的有三个问题:一是贸易顺差;二是固定投资过热;三是内需不足,你怎么看这三个问题。

  谢国忠:现在确实存在贸易顺差日益扩大的问题。但是人民币又不能大幅升值,否则风险太大。现在国家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统一税率,内外资一致。这样在国内生产的企业成本大概增加10%,可以控制出口不会过快增长。二是国家调整进出口税率。但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是要增加内需。

  内需不足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老百姓收入增长有限;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足,老百姓缺少安全感。政府占有大量的财富,目前在社会总的商品中,由家庭购买的仅占1/3,政府购买的占2/3,这是不太正常的现象。政府不应该赚老百姓的钱,而是要让老百姓的购买力上升。

  而投资过热的问题,与贸易顺差有关。高顺差带来的富余资金会转向房地产业,而房地产迅速流入大量的资金是不利的。

  因为房地产本身不产生财富增值,过多资金流入房地产业会降低整个社会生产效率。

  其实上面所有的三个问题都与一个问题有关:就是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资产。尽管经济发展的速度总体很快,但老百姓的财富增长却有限。

  记者:你认为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如有学者推崇的私有化。

  谢国忠:简单私有化肯定不行。国外的经验表明,私有化的结果往往是财富落入少数人手中。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像英国撒切尔夫人时代,通过股票或基金的方式,将财富分给老百姓。同时对资产套现实行一定限制,因为低收入者可能把资产低价变现。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慢言他人“无知”

  闻惠

  最近在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问题的讨论中,经常看到反退者斥责主退者
“无知”。提出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张功耀是大学教授,而且研究中医33年。
批评中医不够科学的方舟子是生物学博士。对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轻言无
知呢?当然,职称名衔不能说明“有知”,因为目前假文凭假职称太多了。但他
们写的文章却是明明白白放在那里,不是有真知灼见的人,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吗?
当然,如果从他们的文章中仍然看不出他们的知识水平,那就只能反躬自省一下
自己是否“有知”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直斥张功耀无知的,还有许多青年人。其实,从知识含
量上讲,绝大多数青年人与张功耀根本是无法相比的。当然,知识多不一定观点
对,对权威也不能盲从,但一个小学生动不动斥责老师“无知”,这是一种什么
现象?有人还指责张功耀们“不道德”,我不知道,经过思想解放的今天,对祖
宗之法提出一些异议有什么“不道德”,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上来就斥责别人
“无知”、“不道德”的人,“知”在哪里,“德”在何处。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所谓和谐社会,首先是要懂得尊重他
人。青年人要懂得尊重师长,政府官员要懂得尊重言论自由和不同声音。动不动
指斥别人“无知”的人,小心自己正在扮演“无知”的角色。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驳侯宁《试看方舟子攻击中医的荒谬逻辑!》

  驳侯宁《试看方舟子攻击中医的荒谬逻辑!》

  怕水的鱼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48e3596d0100068r

  原帖:

  http://blog.sina.com.cn/u/5869d5a8010006mc#comment

  开始用逻辑了,不错,是个进步,只是逻辑没学好,水平还是太低,而且,
文风实在是一点进步也没有。

  第一段就有些阴险,大段引用“美国”字样的方文,无非是想暗示方舟子拉
洋人虎皮做大旗吗?这是你的系列文章的惯用手法,这实在不厚道,或者有点下
作。事实上在科学这个范畴内,我们一直是承认落后于美国的,就算拉来这个虎
皮,也好像没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坦然接受美国人对我们现代科技水平的
评价,反倒不能接受美国人评价我们的古代“科技”呢?仅仅因为这个古代科技
有着“传统文化”的光环?

  你的“首先”。接受古人已经证明了的定律和接受古人未被证明的理论好像
不是一码事吧?
  既然“研究中医的著作汗牛充栋”,中医为什么没有得到发展?无他,“研
究中医”不过鹦鹉学舌耳,仍然没有离开古人的窠臼;

  你的“其次”。已经教育过你了,科学和科研环境是两码事,方说科学,你
非得说科研环境,这不是鸡同鸭讲吗?难怪说宁跟明白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

  你的“再次”。“直觉”、“灵感”和“经验”在科研阶段是极为重要的因
素,但是,记住这个但是,免得以后用混了:“直觉”、“灵感”和“经验”直
接应用于实践就不是科学了,好比你找我看病,“直觉”、“灵感”和“经验”
告诉我你得的是肝癌,然后我按肝癌给你治疗,你干吗?

  至于这句“试问,现代人畏之如虎、避之不及的疯牛、艾滋、地中海贫血症
等“病毒”不都是通过“西方”流传开的么?这其中有多少是“西医”的功劳?”
看不懂,你想说什么?这些病是现代医学导致的,还是西医们放的毒?

  方先生的“弥天大谎”我不知道真假,没法替他圆谎。但我知道,民间的偏
方验方倒是真的难以进入主流中医,要不光方集就会有成百上千本,那才真叫汗
牛充栋。

  方先生用李时珍的个案来说明一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和你用个案来证明一种理
论的功效好像不是一码事吧?你真该好好学学逻辑了。

  你的“第四”。要重点教育你一下,因为你这段很能蛊惑人心,很能混淆视
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一句流行于文革时期的语言,以此来说明人民
群众的力量,能识别一切牛鬼蛇神、阴谋诡计。政治的不说了,只说在医患关系
中,群众的眼睛从来就不是雪亮的,而是差不多是盲的,用现在的话说,叫“信
息不对称”,在医学知识上,医生和患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上的,严重的信息不
对称(这一点中西医没什么区别),没有医学知识,眼睛如何雪亮?你该说了,
有没有治好你的病你不知道啊?是的,治好了你知道,治不好呢?治死了呢?产
生毒副作用了呢?本来三天治好结果用了十天呢?你知道吗?你去找医生,医生
准备着一大堆理由在那等着你呢,哪一条都可以把你绕晕。没人否认中医治疗的
疗效,但疗效是多少?多大百分比?为什么有疗效?会产生哪些毒副作用?对患
者有没有长远影响?会不会制畸致残致病?死抱着“疗效”一条不放的人真是死
心眼,中国有个成语叫饮鸩止渴,渴是止了,人死了,这疗效还有意义吗?

  至于人均寿命,你最好查查资料。文献记载,十五世纪西方人的平均寿命30
岁,同时期的中国人平均寿命也是三十岁。1949年,中国的预期平均寿命是35
岁。这些资料很好查,百度一下就可以了。别拿“人生七十古来稀”说事儿,人
本来说的是那时候很少有人活到七十,你偏要说那时候就有人活到七十,这不是
抬杠吗?那时候也有百岁老人呢,你怎么不说?真不知道谁对古人无知。

  人类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便越多??这句话送给你比较合适,或者改一
下:你不知道的越多,就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多。

Monday, October 30, 2006

从央视新闻联播一再播出《市民养狗和狂犬病危害生活和谐》

[转贴]从央视新闻联播一再播出《市民养狗和狂犬病危害生活和谐》体会党中央对人民的无限关怀!
文章提交者:唯血统论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最近的央视新闻联播几乎天天播出:养狗和狂犬病对全国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的巨大危害,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巨恶影响,对一部分人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害。我对党中央的这一关怀人民的举动内心无限感激!
我是一个普通钳工(也就是你们普通人说的小偷),但不绺窃(不偷穷学生手机钱包)。入这一行也是下岗后为了养活一家妻儿老小,孩子上学不得已而为之,曾几何时养狗在我们这个城市悄然兴起。当然为了在我外出工作时保护家人防小偷我也被迫养了一只,毕竟现今这个社会,狗是我这种普通草民请的起的唯一保镖和哨兵,要不你还能指望谁呀?
可是到了外面我是真烦狗,有时蹲了一天坑,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还没得手,不知谁家的一只破狗汪汪一叫,别人家的也跟着叫,哎!一天的心血就又白费了。另一次眼看一家的老太太出去骝狗(还是一只挺PP的秋田犬),刚弄开门进屋,那破狗从楼下窜上来没命的挠门没命的叫,这要进屋了还得了,好在二楼不高,可跳下来时摔了一腚墩,坐了一屁股臭狗屎,哪个臭呀!也不谁这莫缺德,自己的狗出来大小便也不管,真没有公德!
大官家一般都有武警哨兵和警犬,中官和大宽家有牵着狼狗的保安,你个老百姓家还养啥狗呀?有公安局就行了呗,我们也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也要活呀,您说对不?
所以我非常赞成禁狗,有了狗这个社会就不和谐了,党的最高会议刚刚开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烧它个破狗,甚吗贪官污吏!甚吗司法腐败!甚吗警匪一家!都没有它可恶,我们党是一个有作为的世界第一大党。再次感谢中央体察民情,只要灭了狗,我保证每年春节前那200块失业补助再也不领了,把他发给众多比我更需要的人吧,感谢政府干了一件正事,实事!

Wednesday, October 25, 2006

《黄帝内经》不是神书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Brook

现在,有不少人神化《黄帝内经》,把它的每句话都称做“经文”,像宗教
教条一样,只能深刻领会,不能探讨。

《黄帝内经》是人写的书,不是神授的,这一点应该首先肯定。是什么时候,
什么人写的,需要考证。根据现存的文献,和出土文物,是可以考察个八九不离
十的。

宋朝以前,没有人怀疑此书是黄帝和歧伯等的问答。宋朝司马光首先提出质
疑,认为是战国时期作品,但并未提出证据,只是根据文章风格来猜测的。明吕
复认为是战国时期作品,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也就成了战国时期的作品。

近年有不少人研究,认为是西汉的作品,研究者是用心的,尤以钱超尘的研
究仔细,说服力也强。

我个人对此书也进行了一番考察,认为这本书的成书时间、背景都可以考察
清楚,得出的结论是:此书是西汉以前各医者的医书、秘籍的汇编,且有其汇编
者。体例不一,繁简不一,详略不一,语言风格不一,甚至有互相矛盾者。这本
书成书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倍受冷落,甚至东汉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此书,到
张仲景时才提到、研习此书,皇甫谧时已有亡失,南朝全元起始注此书,已亡失,
隋杨上善将其编为〈黄帝内经太素〉,也亡失了。现今刊行的,是从日本传回来
的。

唐太宗对经典的注疏,高度重视,孔颖达专司此事,但其中并未包括〈黄帝
内经〉。稍后,王冰花12年时间重新分卷编次注释〈素问〉,此时已缺九篇。王
冰补入7篇大论,特点是,篇幅奇长,行文与当时的华而不实的、被韩愈所坚决
反对的空洞无物的奢靡文风极为符合,被认定为伪作。

〈灵枢〉在宋代已经不存了,以至于有朝鲜要用〈灵枢〉换〈资治通鉴〉的
事。

因为〈内经〉多处重复,体例不一,阅之不便,才有明朝张介宾〈类经〉的
问世。

现存的〈内经〉,有些篇目是东汉的,有些是唐朝的,有些是宋朝的作品。

真作也好,伪作也好,只要有内容,切合实用,就应该吸取,可以借鉴的,
也要借鉴。把它神化为宗教教条,完全不是大学教授所应持的做法。

(XYS20061025)

Sunday, October 22, 2006

上《中医概论》课的体会

 我

  金立鑫

  十五年前我曾经在某中医学院(后改名为某中医药大学)给外国留学生上汉
语语言课。班上的学生有许多都是华裔,汉语水平还都可以。学生反映上学校指
定的语言教材,太没意思。建议我给他们用《中医概论》作为语言教材,他们自
己给我推荐了一本教材(名字就叫《中医概论》)。我对学生说,隔行如隔山,
我是语言专业的,不可能上其他学科的专业课。他们说没关系,就是解决语言问
题。那我说就试试看吧。

  这一试,我就发现不对头。等我一个学期上下来,整本书的语言问题讲得差
不多了,发现(在此得罪各位中医界的人士了,抱歉!)整本《中医概论》实在
没有什么“专业含量”,我可以相信,任何一位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古文
功底稍好一些,没有不能上《中医概论》的。中文系专业人士来上《中医概论》,
如果有问题,有困难,我相信这些问题和困难也是所有中医专业人士的问题和困
难。例如碰到下面的专业术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五行相生,阴、
阳、气虚、气血……等等,我可以断定,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谁(即使是中医
大师、中医泰斗),都不可能科学地阐释和说明,不可能给出一个具有试验性质
的具有操作性的科学定义。这种概念肯定越讲越糊涂。而这些概念又恰恰是整个
中医的基础概念,所有的中医学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的。

  我实在很吃惊,科学发展到今天,可以说,任何一门专业,即使是概论性质
的课程,也不可能出现非专业人士能够胜任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现象。如果出现
这种现象,那就可以判定这个所谓的“专业”根本就不是个专业。

  本不想对中医问题发表看法,任何事物必然都要经受历史的检验,大浪淘沙,
世间事物无一幸免。中西医之间的争论完全可以在学术范围内进行,它们之间的
科学性质通过学术辩论会越来越清晰。中医有无效用,其命运完全由市场决定。
让相信中医有疗效的人选择中医去,让相信西医的人选择西医。但中医如果加入
了西医的成分或方法,则应该明确说明,不仅说明加入了什么,还应该说明为什
么要加入。政府部门只要根据法律进行管理即可,例如对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和
其生理作用进行检验和测试,测试和检验各种药物中是否存在毒性、其毒性和副
作用是否公开,某种医疗方法在理论上是否得到解释、是否经过了科学的实验验
证等等。如果出了人命,毒害了百姓,政府不能不加管理,否则就是行政不作为。
可是日前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某发言人不从以上基本工作要求出发,不从科学管
理的基本要求出发,在没有论证中医在科学上的有效性的前提下,粗暴指摘反对
中医人士无知,觉得是对其人莫大的讽刺与幽默,有人说这是在耍国家流氓主义
(动用公众赋予的行政权力强词夺理??不讲理??甚至在镇压言论),此话不
为过。鉴于这位发言人过分的态度,以及某些权威媒体的导向(例如中央电视台
近来“走近科学”诸如“点穴”之类的无聊节目)写下上面的文字。

  http://blog.sina.com.cn/u/1259362182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某些浙大教授真是太可爱

作者:天地良心

有朋友告诉我:如果你让我推荐一下中国哪所大学的招生让人感觉没那么黑,
我绝对说是浙大。原因是别的大学黑了你,还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恶心你,
而浙大则会很诚实地告诉你,你是被黑了,省省心思吧。浙大的“求是”学风在
招博中表现地非常明显,就是“诚实”,博导们的言行都非常地“单纯”。

可爱的第一个表现,“敢作敢为”。李阳华《如此教授,如此博导―2006年
浙大法学院政治学博士复试遭遇》一文,与陈剩勇、毛丹“关于李阳华《如此教
授,如此博导》一文的声明”,我看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李文中陈述的黑幕在
陈毛文中没有任何的反驳。陈毛文中只是指出:我要起诉你了,到时候别忘了拿
证据证明黑幕的存在哦。陈毛文指出,起诉的主要理由倒不是对黑幕的指责,而
是李文中使用了大量不尊重堂堂博导的一些词汇,如“1、“这些无赖教授”;
  2、陈剩勇教授“复试后篡改复试记录”;3、毛丹教授“他就是《1984》中
的“新话”制造者,其所言所行也表明他只不过是《动物庄园》拿破仑家族的一
员”;4、陈剩勇与毛丹是“两位伪君子”。”

可爱的第二个表现,公开承认招生违规。从李文陈述的事实看,教授一开
始就提醒要淘汰他,此后在面试中又一再表露这一立场,同时故意显现大量程序
违规以使自己的黑幕诚实地原形毕露。据本人了解,浙大招博在坦诚黑幕方面是
有这个传统的,尤其当被黑的对象是对自己知根知底的熟人,如学生、朋友的时
候。

可爱的第三个表现,单纯到造假都不会。这个年头,有些教授业务素质低到
想找个偏题来刁难学生的能力都不具备。试看,李文提到的答辩记录,“陈教授
的材料记录如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政治妥协? 不知道。第二个问题,什么
是政治宽容? 不知道。第三个问题,回答太简短。”你这几个破问题,用来考
高中生,虽然他们没学过政治专业,也会凭字面意思答出个大概意思来。你可别
告诉我,一个博士考第一的学生,临时编一点的能力都没有。一个人辛辛苦苦考
博,即使碰到一个自己生疏的题目,也会拚了老命编一点东西作答,哪怕给自己
留点希望也好。所以,记录上说“不知道”,也即考生放弃回答这么个专业性不
强的问题,确实表明教授心地太单纯了,连撒谎造假的能力都没有。

可爱的第四个表现,拟以起诉公开回应,让问题越辩越明。天地之间有杆秤,
真的它假不了,假的它真不了。想必政治学也研究“欲盖弥彰”,“越描越黑”
原理吧。想当初北大考博天下闻名,所以武大考博黑幕在新语丝公布后,武大毫
不理睬,就当申诉人在自言自语,根本就没引起任何社会关注。武大高明啊,难
怪它的法学院跻身于“南北双黑”之列。浙大的教授还是要诚实得多哦。起诉你
就起诉好了,到时候不要靠疏通关系来赢官司哦。这年头,最不怕的就是跟那些
法学院里的法盲教授们打官司了。

嘿嘿,这年头,招博时你不要告诉我你不黑。就连浙大这样一个在国内不算
顶尖的大学,在比较冷门的政治学专业,考的人都多得要命,能不黑吗?嘿嘿,
这年头,你不要告诉我高校里关于招生没有黑名单和白名单。你关心的只是名单
上有谁。嘿嘿,这年头,你不要告诉我以下统计数字不是机密:文科热门专业报
考时的性别比例,录取时的性别比例又是多少?博士生里各行政级别的官员的比
例是多少,资产达一定数额者的比例又是多少?……

嘿嘿,这年头……有的教授真可爱。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我甚至不会用这药来喂狗

老外看中国
  “”

James Aitken(加拿大)/文
朱磊/编译
《青年参考》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浑身颤栗着坐在一幢楼的走廊中等待。我知道这是一家
医院,因为我看到了身穿同样制服的护士们,这些制服的样式跟加拿大几十年前
的式样差不多??所以流行是相对的。当时我高烧38.5度,几乎站不起来了。可
我去那儿并不是为了看病,而是为了演戏。让我先来说说另一次在北京的奇遇吧。

  两个月前为了拍广告,我去了人民大会堂。我原以为在这样庄严的政府大楼
中是不可能拍广告的,可是我发现我想错了(在中国你最好不要预先作任何假
设)。

  当时,我作为临时演员正参加一部商业广告片的拍摄。片子的情节是,一个
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可以治愈心脏病的中药,而我在片中扮演一个受人尊敬的西方
医生。简而言之,我作为专家组的一员,要在大约200名中国人面前来认可这种
神奇药丸的疗效。
  
  我的台词宣称,研究已经证明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治愈心脏病的药。我
要告诉听众,这种药已经治愈了成千上万的心脏病患者。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
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良心……
  
  让我们再回到医院的那次。几次拍摄以后,我完成了我的简短演说。当然没
人听得懂我在说什么,哪怕是一个词。不过没关系,我的声音会被配上中文。另
外还有一些中国“演员”在表演,其中包括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地哭。她好像是
在告诉众人这种药丸是怎么救了她丈夫的。我看不出她是在演戏,还是这种药真
的救了她丈夫?她显然很感谢发明这种神奇药丸的人,那人就坐在离我不远的地
方。
  
  在场的两百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装作全神贯注地在听这个女人的诉说。直
到最后,有人喊了声“停”,那个女人就不哭了。片子的最后,一个像是领导的
人向发明者颁发奖状。起初,观众很有礼貌的鼓掌,显然,礼貌的鼓掌表现不出
热情。此时有人要求大家努力鼓掌,于是鼓掌的声音像交响乐一般响起,然后按
照导演的手势而停下。我开始觉得这些人是职业的鼓掌者了。
  
  两周以后。
  
  我那次到医院拍摄时并不知道,关于那个“神奇药丸”的广告还有一次拍摄。
这次的场景是,我穿着白大褂坐在显微镜前。经过四个小时的等待,我的镜头终
于来了,我快速地挤到一间被假定为实验室的屋子里。
  
  这次他们甚至没有给我台词,其实我说什么都无所谓,因为我的声音最终将
被预定的中文所代替。我再次被告知即兴发挥就好。
  
  几分钟后我的镜头拍好了,然后我就坐地铁回家了。这一天对我而言不是一
个好日子,因为我还发着烧。不过给的报酬不错,我希望以后他们还会再来找我
拍片子??等我康复以后。
  
  不过如果拍片子的那些人听得懂英语的话,就不会再来找我了。因为当时我
拿着一盒假的药丸,带着微笑说:“我甚至不会用这药来喂狗。”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取消中医之贵人论事篇

 取消中医之贵人论事篇

  油子

  中国有很多“国”粹“国”宝,少林功夫,大熊猫,易经,风水,中医当然
应列其中,何为粹,何为宝,一般注意的不多。但现实差别是很大的,笼络台湾,
可以送上一对大熊猫,礼重仁义至,让外国人看少林功夫,其娱乐性也不言而喻。
国宝嘛,在已有价值,在人也有价值。

  中医当归于国粹多半没有异见,就象风水一样,要到外国人面前多半吃憋,
别人流行星相之术嘛。在已有价值,在人么,就要信则灵。中国政治家出访,可
以带点土特产,要是送一本千金方,或是人参大补丸,那就大大失礼了,尽管健
康长寿是人人所愿。

  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个西哈努克亲王,就偏要到中国吃中药医病,不知他是
否真的吃了没有,但他的病的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医生能医,咱们就此打住。

  如果看过《罗马》的话,多半还会记得那样一个场面,未来的罗马帝王被他
母亲逼着吃羊卵,功效如何很难说,起码当事人搞不明白。吃什么补什么向来是
中医的医粹,想不到罗马人也信那一套。不过现在别人不信了,起码演员吃的多
半是面包。但中国人现在还吃得乌龟鳖鱼缩头缩脚,就因为据说他们长寿。

  中国人吃得千奇百怪让外国人咋舌,其倒底还是他们少见多怪,中国人现在
吃的东西他们只要源朔上几代,就不难发现那原也就是日常餐饮,只不他们忘祖
忘得太快了,吃过的东西很快就不认了(由此而更发达,奇哉怪也?)。

  中国从来就是人口最为发达的地区,远在战国时代就开始精耕细作,面临人
口压力了,按照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缺乏现代科技的时代,不时暴发各种天
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面临生存压力,那还有什么不吃的?味道好的灾后也继续
流传,味道不好的就变成中药了。

  进化论的立论基础就在于生存压力,无论历史,还是中医,都为我们留下了
检测生存压力的底线,前者可以易子而食,后者当然能秽物入药了。疾病虽然未
必是生存的最大威胁,但在和平时代,在超出个人努力范围之外,它就是生命的
最大威胁,职业化的应对方案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尽管这个结果未必能解除
这个威胁。

  中医的失败也就在于它的广泛接受性,“久病成良医”就是中医低职业化程
度的体现。人人都会一点医,就因为中医不能完全应对疾病这个威胁,个人还不
得不投入时间与精力应对它,对中医来说,这也是一种好事,因为如此个体也就
相当大程度上承担了应对疾病的风险??医不好就有了众多解释的余地,当然医
好了,中医会毫不客气地认为是它的功劳(公允地说,西医也一样)。

  洋务运动时代中西医就较量过了,不过当时西医内科在有效性上还不能超出
中医多少,结果就奠定了现代中国人普遍的对中西医的认识,外科靠西医,内科
疾患嘛,中药是可以试一试的(反正不会死人?)。

  倡导取消中医的人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需求与现实,也忽略了人人必死这
一科学事实,死在西医手上还是中医手上某种程度上说是不重要的。俗话说站着
说话腰是不会疼的,极力倡导西医者要么本身就是西医,要么凡有疾患,身边是
不缺西医的,而且是医疗水准不是很差的西医,这就是油子所要点明的贵人论事,
没粮咋不吃肉糜的论断。

  毛发动文化大革命之所以成功,并不在于他本身有多大的霉力,能迅速地颠
覆现有政权,把社会精英一个又一个地送上断头台。在医疗体系内,尽管有医不
涉政的传统,许多的业内人士也不能幸免,某种程度上说,那就是西医主导的一
个自身不能克服的悲剧。毛所代表的是一个农民政权,但他首选了入住原来封建
王朝的旧官衙,这代表着稀有的社会资源既要满足新生掌权的贵簇,又要向他们
的权力基础倾斜,很大程度上这是不可能的,一如毛能吃回锅肉而大多数农民只
能得水肿病一样,二者难以兼顾。西医有效如神,但要一系列的工业,教育与资
本组合而形成体系,中医嘛,人人有偏方,个个可以跳大神,这个中差别不劳油
子细述了。

  坚持西医者,不外乎质量第一,维护中医者,讲求的就是烂芋也充数了。在
英文中,前者是quality,后者是access。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二者不能
兼顾。赤脚医生是一大创举,代表了上述不可调和矛盾的毛式解法??西医医新
贵,中医顾大众,卫生部的官员,不可能有第二种说法。要使这种安排显得合理,
统计数据看上去官看官爱,中医不是国粹也成了国粹!当然装模做样搞搞中医科
研也势在必行了。(赤脚医生制度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成就,我不希望任何人
从我这儿得到其它的结论,特此申明。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医疗资源得到极
大增加,还有不少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家伙还要去抱这条大腿,那就很可耻
了。)

  中国的西医绝不是想象的那样安全,医疗事故层出不穷,无权无势的受害者
很多时候气得直接提刀砍人??西医砍了,中医也砍,但极少见。即使在美国,
信息很大程度上充分扩散,大部分医疗事故都没有能爆光(90%以上),中国的
医院,多半是一个不见底的深渊了。方舟子揭出的肖候选,“中国魏”,就不是
你能找得出几个中医骗子能比得了的,正所谓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中医骗人,
西医也可骗国也!邓铁涛之流,他的方子算不得正宗中医,因为加了西药,但难
能可贵的就是他加的西药都不算离谱,患者在他手上,那是要比落入肖魏之手,
安全多了。

  中医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在于中药,少部分经验证明切实有效的药物。大部分
的中药是垃圾,正如中国人吃下去的大部分西药一样。国人好吃药,唯“物”主
义世界观造成了一个极度歪曲的价格体系,医生(无论中医西医)的市场价值得
不到体现,医院的利润就靠卖药维持,任何安全性的论断,都不可能对如今的中
医西医加以定位上的分别,更何况纯粹的中医,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是比大熊猫
还要稀少了!西医院的中药房,热闹程度是不亚于西药房的。

  中医理论毒化了中国医学发展的前景,因为它背弃了最早神农氏尝百草的实
践精神,而代之以儒礼学的假大空精神,废话连篇,不着实际,大量的理论说到
底不过是主观臆断??中医可以死人医活,赞人医术高超,就说他“活死人”,
其实不过是他们连患者是否死亡都判断不准,这跟儒家圣人无治国之方,却有雄
辩之论没有两样,黑白那得是他们定的。中医的配方之法玩儿“君臣佐使”之不
伦不类的理论彻底埋灭药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五脏六腑学说再加上经络乱弹又
让解剖学走入歧途,引入阴阳五行学说让以前所有的病理学与疾病分类企图毁于
一旦,前人发明的各种诊断方法一旦被归纳为“望闻问切”就被戴上了紧箍咒,
只剩下一酸儒摇头晃脑一阵子说你火重,说你阴衰。重症一旦迁延不愈,中医先
生处方就越来越奇,秽物入药,那是没办法,天上飞的,陆上走的,地下钻的,
泥巴,石头都试过了嘛。

  中医理论毒化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却又成为中医的基石,中医先生对中医理
论的娴熟程度却是西医学者(相对西医理论而言)难以望其项背的。随口背诵经
典只是入门要求。要考较西医医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出稍难点的填空与论述题,
交白卷的恐怕比比皆是。中医理论是中医职业选择的门槛,跨过去了,就成名医,
跨不过去,就只能打杂,其间玄妙,非大中医不得知也。中医理论是建立患者信
心的关建,能化各种没有实物的理论体系而内为已用的人,我向来觉得与他们争
论是没有胜算的,你说阴谋,他说阳谋,说的都是汉语,却不是同一种语言体系。
油子从未遇到过不健谈的名中医。你说他没效,他马上中西医结合,没效也只能
算他一半,有效嘛,你算他一半也认了。

  反对中医者应当认识到国人已经用脚投票了,国内的中医院无不是培本买卖,
最终的生存之道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了,你进中医院拿到的多半是西药,搭送一
堆中药,满足你买货要堆头的愿望。当然了,重病是不进中医院的,谁也不会跟
命过不去呀。

  中西医结合已经在事实上普及了西医。邓铁涛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其实象
他那样的人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一抓一大把,不懂得用西药取其效,用中
药取其神(吹也),病员只会有减无增的。

  要想取消中医,就必须解决西医本身的问题,油子以前所在的“三假”医院
是上千张病床的医院,护士长发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事先是要问满不满意的,事
后收回还要做适当修改的(谁叫病人文化程度低呢!),中医骗人,西医也骗国
的,强行禁止中医,在目前的中国,不是一个有建设性的意见,如若执行,不能
让中国人更健康,更有可能让许多的中国人失去西医西药的机会。中医不是主流
医学,群众的眼睛贼亮,大家不必杞人忧天。搞中医的不是没有自知之明,而是
知之甚明,他们的子女再学中医的不多,有也是过去共产时代顶岗给顶出来的,
踢他们的饭碗有失厚道,让其自生自灭吧。

  关注中国医疗与健康的人不妨关注关注中国的医疗体制,关注关注中国医疗
的人力资源,再进一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油子提供如下数据供大家思考。

  在九九年的卫生部的全国性调查中(97~99年数据)乡镇生卫生院中具有本
科学历的不到25%(多半在城市内的镇级医院),多于50%的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
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医学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三倍(从6万增到20万)
(国人爱创世界记录的习惯难改呀!),大家不妨猜猜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会对
上述数据造成多大的影响,有结论的有数据的请分享。在综合性医院医生主力军
(主治与住院医师)中,本科学历只得50%弱,大专占25%,中专占25%。中国医
疗体系对医技人员的需求象是无底洞,2001年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69,国内高校
撑死了扩招,2005年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51。对比发达国家,这数据不算差得离
谱(美国大约2.5),但一对比学历背景就天差地别了,不在此细述了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863领域专家组成员钱德佩工作单位的疑问

863领域专家组成员钱德佩工作单位的疑问

作者:闲人一个

方先生,你好

科技部巧妙的利用了国庆长假的七天时间公示了新一届863领域的专家组名单。由于回
家车票没有买到,未遂科技部官僚的意愿,还是被我看到了这份名单。

此公示名单中的信息量甚少,没有附带专家们的简历或者任何证明这些人能胜任此职位
的证据,但在下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且看信息领域专家钱德佩,其工作单位为西安交
通大学。但大家再看看北航计算机学院的主页(http://scse.buaa.edu.cn)的教师队
伍栏目,钱赫然位列其中,与此领域的另外一位863专家怀进鹏共事同一学院。不由让
人疑惑---钱德佩究竟该算是哪个大学的教授?丘成桐先生指出了为套经费的假海龟,
不知道北航和西交演得又是哪一出?(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钱实际已在北航工作多
年。)

863计划以小圈子著称,没有人际关系获得项目很难。本人大胆揣测,钱德佩没有真实
的公布自己的工作单位是为了在专家组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根据公平准则,一个单
位在一个领域最多只能有一个专家参与。然而钱德佩含混其真实工作单位,使得北航在
863信息领域的资源分配中拥有了过度的话语权,进而可能获得不当得利。作为一位863
专家,还在使用一些小伎俩来获取利益,实在让人担心在承担大量资源分配的时候,会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中国人,有那么丑陋吗???从南方周末头条说起

 中国人,有那么丑陋吗???从南方周末头条说起

  作者:枣园街四号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
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国……法国、德国、日本、泰
国、新加坡等地频现……

  以上的这段文字,就是昨天《南方周末》的头版文章开头的话。这段文字看
起来是震撼的,尤其是放在开头的位置。它似乎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中国人的
不文明行为已经引起了世界的不满,甚至成为世界公敌,更有甚者,恰如此文在
下面所说的那样,这种现象的出现似乎更代表着国家荣誉的玷污和国家形象的毁
坏。

  随地吐痰,中国人是有的,大声喧哗,中国人是有的,浪费食物,中国人也
是有的。在此,我无意为中国人的一些不文明,不符合现代礼仪规范的行为做出
辩护。我同样认为,这些现象的的确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思考,乃至切实
的行动。

  但是,我们现在的认识,思考与行动,都是正确的么?中国人真的像我们的
媒体所描述的那样,是这样丑陋,乃至损害了中国的形象了吗?

  我并不这样认为。

  先拿《南方周末》的头版头段来说吧。听说有外国人针对中国人的所谓不文
明提出批评,我们中国人通常首先是自我反省:“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好吧”
(很奇怪的是,如果是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批评,那情况往往差距很大)。我们可
以说中国人多少有孔子的良好道德,但是在我看来,恐怕更多的,恰恰是因为那
是外国人提出来的。如果我说,这是我们的民族自卑情节在作怪,大家一定不能
完全同意,但是,谁敢说不是因为这是外国人对中国的指摘,大家才受到更多的
刺激呢?

  自卑情节的扩张,或者从好的角度说,自省意识的过分强大,往往让我们忽
视了对这篇报道的反面思考。我们似乎从来不怀疑,这种报道是真实的吗?

  文字,又是文字。在我看到的报道中,文字占了大多数。似乎没有更多的是
用影像来印证,或者是让我们更加震撼,也更加确信这种东西。在外国,真的有
这种针对中国人的标识吗?真的有不接待中国人的餐馆吗?中国人真的就那么丑
陋吗?

  好吧。让我们退一步来看待整个问题。假如这些报道都是真的,都是有根有
据的。但是我想问,在那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单单用一种简体文字来针对中国人,
这种目的性如此明确的行为,难道不能算是一种歧视吗?在我看来,似乎只有在
中国这种国家,才会在城市里挂上“注意提防河南人”的口号啊,只有在殖民地,
才会有地方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啊。

  我觉得,如果这是真的,不管是提醒也好,警告也好,这些都是看作对中国
人的歧视。这些,在一个发达的,提倡政治正确的国家,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
作为游客,我们有权利拒绝这种场所提供的服务,有权利投诉它们,除非我们中
国人真的丑陋到极端,十个游客里有十个都是不讲文明的混蛋。但是你要让我们
相信,所有的中国游客都是不讲文明的丑陋人,这不是信口开河么,有几个人能
相信呢?

  大多数中国游客的素质是好的。我想我在说出这段话的时候,应该是经过深
思熟虑的。能够出国旅游的人,大部分不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市井小民,不管她
们的工作是什么,她们总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有钱人不一定文明,但是如果
说,有钱人很不文明,谁会相信这种鬼话呢?

  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外国人与中国人游客之间,存在着种种文化上的差异。
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往往会导致这样那样的误解。譬如吃饭说话这件事情,中国人
往往把饭桌当成聚会之地,声音稍为大点(注意,我是说稍为大一点)并不是不
文明,而是一种习惯而已,但有些外国人很可能就把这些理解为喧哗。还有许多
身体语言,也都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作为接待的国家,不熟悉这些中国人的
特点,反而要求她们必须跟她们一样,这当然是不合逻辑的(你看中国那个敢要
求外国人来中国必须蹲着上厕所的?)当然,随地吐痰,插队这些已经形成国际
标准的事情,不在此列。

  对于中国人,我们不该没有信心,更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国家形象这一问题
上。因为中国人大部分还是好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这决不是盲
目自夸。当然,这决不是说,就是要忽视中国人的丑陋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因为
家丑外扬才动手治理,丑陋在家里难道就是容忍的么?我们也不能总因为外国人
说三道四就自己瞧不起自己,相反,我们还要讨个说法。

  在中国,据说河南人的名声很不好,我看这是扯淡,因为大多数河南人都是
好的。从整个世界上来看,中国人似乎充当了河南人在中国的角色。我们反对这
种角色。因为我们大多数都是好的。相反,说河南人不好的和说中国人不好的,
是实事求是,还是以偏概全甚至地域歧视,我们得好好思索一下。

(XYS20060930)

Tuesday, August 29, 2006

黄德欢:在中国兼职/开公司的“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作者:材科小生

  最近几年来,"黄德欢"这个名字活跃在中国大陆几个大学和纳米界.铺天盖地
地说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研究员.黄德欢到底何许人?作为一个纳米材料
的后辈,我对这位前辈调研了一番. 原来他本科,硕士毕业于哈工大,博士,博士后
在浙江大学, 1989年,黄德欢到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做客座研究员(其实就是
博士后,不是固定职位),后又到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做研究员(还是博士后,
绝对不是固定职位),从事原子控制表面研究和量子波动研究,后来可能是和斯坦
福大学有合作项目,或者真的去该大学做博士后或者资深博士后,居然就吹牛说是
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本人用"DH huang" 和"Stanford"作为关键词,用Web of
Science 搜索,发现他发表的论文如下,

  1)Lubguban JA, Gangopadhyay S, Lahlouh B, et al.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porogen phase: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nanoporous dielectrics
  J MATER RES 19 (11): 3224-3233 NOV 2004

  2) Yamaguchi F, Huang DH, Yamamoto Y
  Coulomb blockade oscillation in a single atomic junction
  SEMICOND SCI TECH 13 (8A): A124-A126 Suppl. S AUG 1998

  3)Huang DH, Yamaguchi F, Yamamoto Y
  In 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nanotip fabrication with
field-enhanced surface diffusion, thermal evaporation andfield
emission
  JPN J APPL PHYS 1 37 (6B): 3824-3827 JUN 1998

  4) Huang DH, Yamamoto Y
  Physical mechanism of hydrogen deposition from a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tip
  APPL PHYS A-MATER 64 (4): 419-422 APR 1997

  5) Huang DH, Yamamoto Y
  Manipulating atoms one by one with a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URF REV LETT 3 (3): 1463-1472 JUN 1996

  6) Huang DH, Yamamoto Y
  Si dimer chain on Si(100)-2x1:H surface fabricat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JPN J APPL PHYS 1 35 (6B): 3734-3737 JUN 1996

  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在纳米材料领域,这些论文都是些很一般的论文.另外数
量也不复合一个斯坦福大学教授.所以他很可能就是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研究
人员.更有可能是由于日本那个研究单位和斯坦福大学有项目合作,他挂靠斯坦福
大学写论文而已.另外 斯坦福大学网页具有人员搜索功能,用 Huang 搜索,没有
叫 DeHuan Huang的,就是所有带"Huang"的人员中间也没有搞STM/纳米的教授.最
近居然不搞他的本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居然来中国开什么纳米碳管/纳
米锂离子电池/纳米涂料公司.让人感到不可理解.不过他倒真的在美国开了一个
所谓的"应用纳米技术集团公司",说白了,可能就是个生意
人.(http://www.ant-global.com/chs/chs_About_Us3_4.htm, 看看他的公司和
他的介绍吧, 很奇怪,网页上的文字不让人拷贝) 可能他本人也清楚,STM热已经
过时了,博士后不做的没有意思了,开公司挣钱去了.为什么来中国开公司?可能是
美元不好挣,来挣人民币了.中国人的钱好挣啊.纳米大家都知道,挣的什么钱?风
险投资的钱.

  本人希望以后不会再看到黄德欢: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研究员等新闻和报道
了,中国的大学不要再相信他这个所谓的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研究员了.当然,除
去这个"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漂亮的外衣,如果他的学术水平真的在贵大学可以
当个兼职,全职教授,聘请他是贵大学的自由.

  附件资料:
  新闻一:

  美国斯坦福大学终生教授黄德欢博士受聘为南昌大学校教
授.(http://news.ncu.edu.cn/show.asp?id=1562)
  2005 年5月1日下午,我校在前湖校区教学主楼举行授聘仪式,授聘美国斯
坦福大学终生教授黄德欢博士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授聘江西洪都航
空集团龙国荣副总工程师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周文斌校长为两
位嘉宾颁发了证书。授聘仪式由材料学院党委书记袁石根主持。授聘仪式结束后,
黄德欢博士作了题为“纳米技术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纳米技术当
前的类型、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几种重点纳米材料
如碳纳米管、纳米光电薄膜材料等的具体情况。黄德欢博士精彩的报告受到在座
师生的热烈欢迎。

  旧闻一:宁波大学 (http://www.nbu.edu.cn/allwebs/wwwxb/jx20.01.htm)
  2001年6月25日下午,我校在绣山工程楼三楼多功能厅举行了聘请美国斯坦
福大学高级研究员黄德欢博士为客座教授和美国先进光通信技术公司研究开发部
主任乔建民博士为兼职教授的仪式。常务副校长聂秋华教授代表学校对两位博士
加盟宁波大学表示感谢和欢迎,并期望他们能为宁波大学的学科建设多做贡献。
授聘仪式由理学院院长沈文庆院士主持。在授聘仪式上,我校与黄德欢博士签署
了合作协议书。科研处、人事处、校办、理学院负责人及理学院的师生近150 人
参加了授聘仪式。仪式结束后,黄德欢博士作了题为“纳米技术在21世纪的研究
和应用”的专题报告;乔建民博士作了题为“现代微电子技术中的材料科学与工
程”的专题报告。

  其他报道: 1)世界首个纳米锂离子电池近日在宁波问世。纳米锂离子电池的
容量是一般锂电池的1.5倍,它将大大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据了解,现在手机
用的锂离子电池,一次充电后一般能够使用三五天左右。而纳米科学家黄德欢博
士在宁波市科技园区建立的宁波华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对锂离子电池正负极
材料纳米化加工后,制作的纳米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是现在一般锂电池的1.5倍,
可以大幅度延长使用时间,一般一次充电后能持续使用10天左右。纳米锂电池还
是绿色环保产品,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并且成本较目前的高容量电池低。据悉,
该纳米锂电池试产成功后,美国、德国等世界知名通讯产品制造商都表示出了浓
厚的兴趣,其中已有一家打算投资上千万美元。但是黄博士表示,他要把纳米锂
电池项目留在宁波,并计划3年内年产5000万个。

  2) 纳米技术权威黄德欢,知识管理专家覃冠豪,以及美国硅谷资深创业家
余昱钧共同创办的应用纳米技术集团公司的产品,日前被中国宁波市科技园评选
为2003年 47个重大科技项目的第一名。而该公司在园区内成立的宁波应用纳米
涂料公司将在8月投产。据当地华文媒体报道,出任应用纳米公司董事长、总裁
兼执行长的黄德欢表示,宁波科技园就园内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与技术潜能评选,
很高兴他们投资的纳米涂料产品被评选为第一名。目前纳米涂料已开发完成,预
计在8月将投产。所谓的纳米涂料,是在制程上,将原材料(树脂)做成纳米尺寸
的纳米乳液,再与其它纳米材料添加剂混合调制成涂漆,具有相当的强度、粘着
性、抗尘、除污、防酸,是环保的绿色涂料。在斯坦福大学担任研究员的黄德欢
强调,传统作法的涂料是利用微米尺寸做成的微乳液,再与有机溶剂调制而成,
但有机溶剂对人体有害,不环保,该公司开发的纳米材料添加剂取代了有机溶剂,
环保又有多项功能。担任该公司资深副总裁兼营运长的覃冠豪指出,应用纳米集
团是一家在开曼岛注册登记的公司,最初投资额达700万美元,美国的母公司由
其投资,掌握所有的技术,再把生产基地放在中国,目前在宁波科技园内已成立
两家公司,即宁波应用纳米涂料公司与宁波应通纳米仪器公司。成立于1999年的
宁波市科技园由中国科学院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建设,总规划面积达32.9平方公里,
地区包括宁波五县六区的中心地带,2002年时宁波市科技园被中国国家科技部火
炬中心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宁波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

Sunday, August 20, 2006

武汉市江汉区法院没有依据事实办案

  作者:路见不平一声吼

  我不是学法律的,就我的一点法律知识看,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审判长和审判
员对《肖传国告方舟子““损害名誉权”一案的判决》,明显是偏离了法律,违
背事实真相。肖传国告方舟子“损害名誉权”一案,应分析方舟子揭发的事实是
否“严重失实”,法官们应该一对一的去核对:

  (1).肖传国教授出示的两项奖与方舟子提到的两项奖是不是符合?

  (2).肖传国教授应该出示他在中美两国没有同时担任全职职务的证明;方舟
子可举证他担任全职职务的间接证明.

  (3).肖传国教授应该出示他申请院士时所填报的全部论文,这些论文数量、
内容与方舟子揭发的有那些出入.

  (4).关于肖氏反射弧的评价,应该由同行专家去评价,不能法官说了算.

  法官没有认真核对事实,我们外行人也能看出事情有张冠李戴的现象,请问
吕审判长,用单位发的奖顶替省或部的奖,可以吗?

  关于国际期刊,想问吕审判长,每天晚上7点到7点半,中央1台有新闻播放,
先是国内新闻,然后是国际新闻,能否说,晚上7点到7点半都播放国际新闻?

  判决书明显地没有依据事实办案,在说歪理,作为一名法官,正人品是最重
要的,然后才是熟悉法律知识。这样的判决给党,政府,法律,江汉区法院和吕
审判长本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考虑过吗?《脚踏两只船的院士候选人》变成了
《脚踏两只船中国院士越选越滥》,从标题就看出,是肖传国在歪曲方舟子揭发
文章的本意,前面的标题是说肖传国教授是脚踏两只船的院士候选人,后面是说
中国的院士越选越滥,是在污蔑和诽谤我国的院士后选工作,是肖传国严重歪曲
了方舟子揭发文章的原意,是肖传国损害了方舟子的名誉权。

  如果判决成为事实,正当的学术批评者与舆论监督者随时都会成为被告。武
汉市江汉区法院应该纠正错误的判决。

(XYS20060818)

Monday, August 07, 2006

也说说“答辩一次何须万元”

  作者:兵临城下

  我是去年年底才毕业的一个机械工程学科的博士,我的答辩费用没有到万元,
评阅人是每人200(5人),答辩人是每人200(7人),秘书是200(1人),然后
就是答辩的水果和香烟,答辩后的餐饮大概700左右,加在一起不会超过万元,
应该是3300元。

  和我同期答辩的一个在职的师兄答辩费用比我高些,各项费用翻倍吧(因为
他是在职的,博士答辩潜规则他们是要多出些钱的),应该在7000元左右。

  所以那位老兄说答辩一次要万元,我认为有可能,如果答辩者是在职的,对
论文的通过又不是很有把握的,而且还要请外地熟人专家的话,那费用自然要到
万元。但这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按照我们学校的要求,我的答辩费用只需给
每个评阅人100,答辩人100,秘书50,总共才1300元。所以说一个博士答辩到底
要花多少钱,不能一概而论,差别是很大的,就象同是大学生本科毕业生,行业
不一样,收入差距很大。

  写此文的目的,不是谈真假,仅是给大家提供对博士答辩的更多的了解。

Tuesday, July 04, 2006

方舟事件调查:倪光南主动向科技部负荆请罪

作者:宋保强 张波
出处:IT时代周刊 | 2006-06-26

 2001年,方舟科技生产出第一块“中国芯”(商业化的嵌入式芯片),名噪一时。
国家科技投资也相继滚滚而来。令公众惊讶的是,方舟科技董事长兼总裁李德磊
被人披露公开宣称做嵌入式芯片没有市场,搁置了承接的科技部“863”(中国高
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科技界著名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此愤
愤然:“‘863’项目不能说不做就不做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这是第
一次。”

  在业界不解之时,方舟科技的方舟大厦却在拔地而起,这引起科技部的警惕。
据报载,科技部已经着手开始对方舟是否挪用资金进行调查。“方舟事情没有那
么容易完,李德磊不管吃进多少最后都要吐出来”。一位863专家十分愤慨,他
认为国家为这个项目配套投入那么多,说不做就不做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受此事牵连,直呼看错了李德磊的倪光南为此深深自责,主动向科技部“负
荆请罪”。

  第一章:李德磊何许人也

  自“方舟1号”开始,媒体和业界已经赋予了李德磊太多的角色:有人称他
为爱国学者;有人说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当然,还有人直指其为投机者。那
么,李德磊有着怎样的个人历程?方舟科技又是怎么来的?

  倪光南:我花了20年才认识他

  “李德磊相当聪明。认识他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个事我才算认识他。”倪光
南后悔晚了,李德磊现在已经不把他放在眼里。

  一位接近李德磊的人说,方舟科技没有挪用科研资金,不过是倪光南和李德
磊的个人恩怨。李德磊和倪光南渊源深厚,甚至传言倪光南去加拿大做访问学者
都是李牵的线。

  1977年年中,李德磊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
后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读博。

  1981年,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工作,认识了与NRC有合作关
系的阿尔伯特大学戴维斯教授。1983年,戴维斯请前者到该校访问。在这里,倪
见到了正在读书的李德磊夫妇。不过从此以后,倪李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
直到后来李德磊到摩托罗拉工作,回中国的机会多了,和倪光南的联系也多了起
来。

  在阿尔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李德磊去了加拿大约克(York)大学担任终
身教授。同期,方舟公司历史上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胡铭曾,从李德磊的母校?
?哈工大来到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李德磊加入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担
任体系结构设计师。方舟的故事从此正式开始。

  第一桶金的秘密

  直到目前还很少有人了解李德磊的发家史。

  同为哈工大校友的李德磊和胡铭曾早期开始接手做摩托罗拉的外包项目,那
个时候他们还没有一个正式公司。随着业务的增长,1997年1月8日,方舟科技的
前身百拓立克公司(以下简称BBT)在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这个主要靠
李德磊介绍外包业务,并为他实际控制的BBT公司,法人代表是胡铭曾(当时为哈
工大计算机学院教授)。

  根据公开资料,李德磊最初在BBT不占有丝毫股份,而胡铭曾占30%股份,赵
建勋出资40万占股40%,李德磊的亲戚李洪泽占30%。让人诧异的是,李洪泽竟然
是替BBT公司晚上守夜的“火头僧”(BBT内部员工对李的私下称谓)。

  1997年,离开摩托罗拉的李德磊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
设计总监,与此相对应,BBT承接的外包业务也从摩托罗拉转向后者,主要做基
于日立芯片的相关业务。同年底,即将从中科院计算所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学生
刘强踌躇满志,受李德磊拉拢进入BBT公司,并作为公司主管研发的副总裁开始
招兵买马。

  既然BBT的业务主要围绕李德磊展开,他为什么不出面担当公司法人?一位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人最忌讳把公司内部员工把负责项目承包给与自己有关系的
公司,因此李德磊不敢越界。

  纸包不住火,日立公司日本总部最终发现其中的猫腻,停止了外包项目。不
过还有一种版本的说法,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和总部对外包有不同意见而终止
了这个项目。

  虽然如此,包括对李德磊很有意见的人都认为,那个时候国内在研发芯片领
域一片空白,BBT磨练了一支做CPU的技术队伍,为国产CPU打下了实力功不可没。

  第二章:不可不提的倪光南 李德磊一朝人贵

  方舟科技的曾经风光,与倪光南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倪光南,就没有了
方舟科技的中国第一芯的神话,也不会有后来的方舟闹剧。

Saturday, June 17, 2006

游牧还是定牧

njyd

  我基本上支持桓二心的观点。

  我国的内蒙草原社所以会过载造成沙化,就是两个原因:人口多,降水少。

  七十年代初我在内蒙鄂托克旗(相当于县)插队,属于鄂尔多斯高原。那儿的草原
主要分两种:梁地和巴拉(蒙语音)地。我插队的公社主要是后一种地形,刚好我的爱
人插队的公社在前一种地形,所以我对那儿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梁地是比较高的缓山坡地形,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以黄土坡为主,间杂石山,草
场土质好,但较干旱。草很少,但相对质量较好,所以内蒙人都知道梁地产的羊肉好
吃。就是因为干旱草少,人口很少,人均草场面积大,七十年代初时平均一户牧民有草
场五、六千亩以上,养200到400只羊。

  巴拉地是半固定的沙漠,在毛乌素沙漠的北半部。部分是长了植被的固定沙丘,部
分是没有植被的流沙,后面的当地人叫明沙。地下水位不深,沙丘间还有部分湿地,当
然这些湿地大多盐碱较重,草长的也不好,但比梁地要好些。平均一户牧民有草场一、
两千亩,养羊2、300只。

  牧民也有放牛和放马的,很少,主要是放羊。

  以上的具体数据不会很准,手头没有权威资料,只是估算。草场面积是实际有草的
面积。当时还是公社,没有划分草场,所以只能是平均。

  草原上人口很少,象我在的公社占地面积相当于江苏的一个中等县,长宽大约40公
里多些,人口不到两千。我爱人所在的公社面积更大,大约是我所在公社的四、五倍,
人口也不过两千。

  我们在的时候,草场已经有沙化的趋势,但不很明显。牧民是定居散放,因为草场
面积很大,今天在这一片放,明天到另一片,与轮牧也差不了多少。

  我在的公社当时全劳力(评工分,男子轻壮年才能评到满分10分)日收入七角钱左
右。我爱人所在的公社因为人均草场面积大,是全旗首富,一天能收入三到四元。

  2003年我们回到插队的地方去了一次,发现牧区的人口增长很快。据牧民说,当年
一户人放羊的草场现在有三、四户牧民,造成草原沙化严重。但因为那一年雨水较多,
当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所以看上去草长的还不错。

  政府的措施是规定放牧数量,据说是平均二十亩草场只能养一只羊。对于沙质土的
草场不准放牧,只准圈养。另外鼓励建草库伦,就是圈起一小块地灌溉种草,有草库伦
的牧民谁也舍不得把羊放在里面。

  牧业的好与差主要在草场面积(草的来源),即使自然条件差,只要有足够的面积
就行。从电视中可以看到中东的荒漠中一样可以放牧,看起来那儿的自然条件比我所插
队的地方更差。

  回来说到游牧,看起来游牧有一定的长处,对草原破坏小,但需要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人口稀少才能有地方游牧。现在我国的牧区人口已经很多,根本没有地方给你游
牧。要想实现游牧,在我插队过的地方把人口减少到现在的四分之一都不够,现阶段要
大幅度减少人口是办不到的,所以用游牧来解决草原沙化现象是根本不行的。

  从2003年看到的现象看,当地政府的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中限制养羊数量的
措施实际上就是限制了牧民的收入,所以这不应该是长远的办法。既要保护草原,又要
让牧民收入能持续增长,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减少牧区人口,这在当前看来不现实,只
能限制人口增长,使条件不要继续恶化。二就是发展灌溉草场,也就是把草库伦建大
些。我国的牧区大多在北方,日照条件很好,就是降水不足。如果能提取地下水灌溉,
只只要有足够的水,草可以长的非常好,单位草场面积的养羊数量可以成十倍地增长。
一户牧民有一到两百亩有良好灌溉的草场所产的草养两三百只羊绰绰有余。

  因为牧区的牧民居住分散,相对农区来说人口还是十分稀少,一户牧民有一到两百
亩灌溉草场也占不到整个草场的十分之一,所以提水对地下水影响不会很大。

  乱侃了半天,就是一个意思:游牧再好,对于现在中国的牧区是不现实的,是办不
到的。如果回到我国只有四亿多人口的时候还差不多。

Tuesday, May 09, 2006

同济大学院长免职

  星岛日报2006/4/25

  (星岛日报报道)继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因为伪造论文被解聘,著名
高等学府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近日也被免去院长一职。杨杰
两年前曾被质疑伪造履历,校方昨天接受本报查询时证实杨杰已被免职,但仍在
学校任教,对于免职原因则强调“不能说”。

  二○○四年九月,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报道,同济大学面向全
球公开招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细胞凋亡领
域知名学者杨杰,带领他的研究团队整体“移植”同济。报道称,在最近七八年
间,这个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论文十篇,论文引
用率全球第一。

  事件迅速在国内炒热,但却引起致力于学术打假的“新语丝”网站负责人方
舟子博士的质疑。他到科罗拉多大学网站查找,找不到有一个终身教授名叫杨杰,
只在学校某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发现一个做博士后研究的杨杰博士;搜查杨杰论
文发表情况,只发表过两篇论文。

  同济大学和杨杰对方舟子的公开质疑没有回应。在清华大学“刘辉事件”之
后,同济大学近日免去了杨辉院长一职。该院中共总支部副书记郑福辉昨天接受
本报查询表示,杨杰确实已被免职,但仍在该院任教和做研究。至于被免职是否
与履历不实有关,郑说,“这不能说”,“无可奉告”。

  方舟子博士接受本报采访指出,刘辉、杨杰等伪造履历事件在内地学界并非
个别的现象,只不过因为这两个人受到了处理,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近年不少
海外归国人员伪造履历,常见的做法是虚报自己在国外的学位、学术职称、职务、
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这种欺诈手段本来是非常容易揭穿的,但能够轻易得
逞,与校方有意无意的纵容有关。

  “这些归国人员吹嘘自己在国外的成就,让人以为国内大学能把这么杰出的
人才招聘回国,校方会觉得很光彩,甚至为之推波助澜做宣传,即使被揭出造假,
校方也会为其掩盖、辩护。”方舟子说。

  方舟子认为,要遏止这种风气,除了校方应该严格执行招聘程序,做必要的
核实之外,还应该严肃处理欺诈者,以诈骗罪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Monday, April 17, 2006

[转贴]中美市长央视比富 美市长自愧不如

文章提交者:peter8888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看了中央电视台最近一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节目,其中主要出场人员为中美两位市 长,中国是威海的崔市长,美国是来得蒙得的艾文市长,主题围绕中美两位市长通过 电视相互对话,交谈各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展开,目的是让世人了解中国,让 中国 人了解世界。
  前半段节目无大问题,后半段节目中暴露出几个问题,令人深感惊愕和感叹。
主要问题出在中美两位市长互相邀请对方访问自己城市的环节上。双方经几次互相邀 请,在美国艾文市长表现出了“吝啬”之后,中国崔市长表现出了“慷慨”。
一个“慷慨”,一个“吝啬”,显现出中美两国官员的“真情”。令吉安深感惊愕和感叹的 问题,就出在这“慷慨”和“吝啬”之绝然不同之上。
  先讲明“慷慨”与“吝啬”的内容。美国艾文市长在高兴地接受了中国崔市长的邀请 之后,“吝啬”地表示她没有访华的费用,并解释她虽然身为一市之长,但她的办公费 用来自于市民的纳税钱,每一笔开支必须要对她的市民负责,访华的费用将是一笔额 外开支,不在她的办公费用之列,故,她需先向有关企业募捐,获得企业的赞助之 后,才能安排访华的行程,云云,十分自然、恳切。
  中国崔市长在高兴地接受了美国艾文市长的访美邀请之后,没有表示任何对旅行 费用的顾虑。相反,在听到上述艾文市长“吝啬”的言词之后,立刻“慷慨” 地表示他将 支付艾文市长访华的一切费用,在节目主持人的“辅助”之下,还一一列明包括来回机 票、住宿、吃喝等全部费用,另外,还主动表示要向艾文市长赠送衣服礼品,云 云,也是十分自然、恳切。中国崔市长的“慷慨”,令“吝啬”的美国艾文市长眉笑眼 开,表示当晚就要打包上路。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人们的惊愕和感叹从何而来。
  还是要解释解释这惊愕的原因。先比较两城市,美国艾文市长所在的来得蒙得 市,是世界最富有的微软公司总部、任天堂公司在美总部,等大公司所在地,税收财 源不可谓不厚,艾文市长为访华向任何一家公司募捐有关经费,是不难获得足够的赞
助的。而威海是一个从四个小村庄发展起来不久的小城市,其经济实力与来得蒙得市 的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比较结果,来得蒙得市比较富,威海市比较穷。再比较两市 长,以中美两个市长的个人收入相比,相信艾文市长的肯定要比崔市长的高,比较结
果,艾文市长比较富,崔市长比较穷。可是,为什么美国富市的富市长如此“吝 啬”,而中国穷市的穷市长却如此“慷慨”?这,能不让人们深感惊愕吗?!
  就艾文市长单人访华费用作一估算,来回机票,吃住等全部费用如果按一周时间 计算,应该在五千美元左右,约折合人I民币四万元,崔市长的访美费用应该与此 相 当,崔市长为了了解艾文市长,并且为了要让艾文市长了解崔市长,近期的费用的预 算就是八万元人I民币。就吉安了解,国家主席一年的工资多不过八万元咧。小小一个 威海市长的工资能有多少?崔市长若是慷慨地自掏腰包赴美,并慷慨地自掏腰包支付 艾文市长访华的费用,人们则当哑口无言,不过,却又实在替崔市长担心,互访过 后,崔市长一家如何过年呢?想必崔市长是慷其所在威海市之财政慨了,其慷慨想必 早已胸有成竹,且习以为常了。
  这,便是“慷慨”“吝啬”的对比。
  令人惊愕之余又生出的感叹是,在中美两地一女一男的中国节目主持人竟带头为 崔市长这种自杀式的“慷慨”鼓掌,全场观众也都为之喝彩,无一人就此发问。
  一个威海市市长如此“慷慨”八万元,全国多少个市长也都如此慷慨八万元,中国 亿万纳税人的血汗,就会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源源不断 地让中国市长们“慷慨”出手,美国市长们“吝啬”笑纳了去。这种“慷慨”,是对,是 错,中国的纳税人不该三思吗?
  中国的官员们何时能象美国艾文市长那样“吝啬”?
  中美税率和生活质量大对比
  我不知道为何在中国那么多归国人员,不写这篇文章. 为了大家,为了老百姓, 我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 但是我的时间实在有限,同时我也不是税务专家.写的不够详细和深入. 希望网友转发这篇短文!
  1.中美税率比较
   请看美国的2002个人所得税率为: http://taxes.yahoo.com/rates.html ;, 记 住2003  年更低! 在美国加州, 好像是年收入28000美元以上的才需要缴税.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率为:
  http://www.csj.sh.gov.cn/gb/csj/ ;... robject7ai6017.html
  中国的每月3500元人I民币的税率相当于在美国5万美元年薪(单身)的税率!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可以扣除很多东西, 年底有一次总的算法, 如果你多交的会退 回给你, 有很多的利益, 老来退休的时候国家每个月会给你很多钱养老, 这钱可能比 你交的税要多很多. 在中国, 如果你在这个月有收入, 就缴税, 下个月没有收入了, 也不会退税, 年底没有,退休也没有,永远都没有退税!
   美国的税率是按照家庭来算税的, 如果你的收入要养老婆,就按照两个人来算,还 有孩子就按几个依赖你的人来算税. 这时候,你的税率是非常之低, 低至没有的地步! 甚至孩子多了的时候国家还补贴钱给你. 如果你的老婆有收入,家庭的收入加起来一起 算税比分开算税的税率要低一些.
  中国的税从来都不考虑你的明天和你的小孩, 决不考虑家庭因素. 中国没有养老, 年轻人可能要养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
  中国把养老这个问题丢给了社会和个人,国家和政府卸掉了全部责任. 要求单位负 责为个人交养老保险.现在我个人每个月交400多, 单位帮我交800多元. 你看他们多会 卸责任啊?!你交的税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养老和任何好处.给社会上的企业和单位带来负 担.
  美国交了税后,享受到了该享受的所有好处, 上高速公路免费, 汽车年费为不到几 十美元, 考驾驶执照12美元.没有养路费的说法.子女上大学之前免费.
  美国如果失业,可以拿到每个月大约1000多美元的失业金, 这钱足够租房和吃饭费 用.在中国现在我个人和单位每个月交了300多元失业保险, 如果失业,每个月如果跑断 腿,找各种部门和机关,可能可以拿到400元人I民币每月. 这钱在中国城市里是不够租 房和吃饭的.你会发现这个失业保险是非常搞笑的.
   买房: 中国买房交契税, 0.75 到 2 美国买房退税
   买车: 中国缴税, 美国退税
   子女上幼儿园: 国内大城市大多一万到两万一年, 也有便宜的 子女上初中,高中: 国内大城市大多一万到两万一年, 也有便宜的 子女上大学: 中国的学费已经可以和英国相提并论了
   吵股票投资失败: 中国没有人管,你去跳楼还要抓你去坐牢
美国退税缴税记录: 美国有, 中国收了税也不给你收据, 和你的福利不对应
   我们看一下一个私人企业和老板要交多少税: 33的企业税, 17的增值税, 45的个 人所得税! 中国有些人太荒唐了,大学生勤工捡学也要缴税!那他一年的总收入是多少?
他一年总收入能否养活他自己?
   2. 中美生活质量大对比
   上海,北京等中国的大城市的房子已经是80万到100万的价格了, 够工作的人奋斗 一辈子, 子女的学费, 养老,失业等一大堆问题. 国家政府和制定政策的人有稳定的收 入,从来不知道老百姓的苦楚和生活质量在稳步下降.
   我们来算一下一个月收入19000的人的生活质量: 他要交养老金和住房金2500 元,要交个人所得税3000元, 最后到手的是14000元左右. 他要连续这样工作七年才能 买一个房子.他的这种收入在国内号称是高收入,可不稳定.大城市一个小孩的花费每月 要2000多元还不包括读书费用.
   老百姓民不聊生! 生活质量稳步下降! 不堪压力重负!
   美国人买的房子都是别墅, 中国买别墅的房子一点都不比加州便宜, 中国的别墅 一个月什么管理费都要一万多呢, 而美国呢?
   3. 呼唤
   美国等国家已经多次减少税收, 我们把税收的增加当作政绩来谈. 悲哀啊, 不考 虑民生! 中国的每月3500元人I民币的税率相当于在美国5万美元年薪的税率, 可生活 质量差别之巨大! 美国5万美元一年已经可以养家了, 中国大城市里, 3500/月永远都 买不起房子, 税一扣, 每月交通和房租一交, 给父母300, 吃饭500, 连自己都养不活.
   政府又在谈要调整税率, 他们可能会对低收入稍微调低, 但是他们不会减少总的 税率和税收收入! 为老百姓好的东西永远都学不来 为自己好的东西一夜就学来了. 还大声高叫: 中国所得税比较低的,西方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才高呢! 我想大声疾呼,请 凭事实说话? 我是从美国回来的人,我是凭事实在这里说话. 另外请到互联网查美国的税率.
  中国任何调整税率都意味着增加增收税!!! 任何国家, 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太高就 意味着腐败和极度贪污! 大多数的人到这时候都会骂我一句:有本事你去美国或者移民 美国啊!

Tuesday, March 28, 2006

学术造假 北京清华教授解聘

2006/03/28 联合报
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

大陆学术造假风气严重,最近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刘辉被人踢爆在学术
资历上造假,结果前天被清华大学撤销刘辉清华大学教授职务,解除与刘辉的聘任
合同。

华夏时报报导,去年年底,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方舟子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质疑,
去年才从美国引进的一位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刘辉,在网上公布的论文
发表纪录有造假问题。

这名打假专家查询刘辉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官方主页上的简历,发现刘辉在其履历中
声称,「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并列出十七篇代表性论文,不
料其中一篇被方舟子看破手脚,查出是冒用英文缩写名相同的人的文章。

刘辉会被查出学术造假也很倒楣。方舟子说,他过去因为工作关系,很留意署名
「Liu H」的论文,这个人是病毒、病理学的权威【方舟子按:记者显然看错了我
的文章意思】,但清华的刘辉是外科医生,两人实在差太远,他心里起疑就把这篇
论文调出来,果然不是刘辉写的论文。

方舟子说,原来清华的刘辉冒用纽约赛奈山医学院病理系某实验室的「Liu H」,但
这人全名是「Liu Hong」,即刘宏,并不是刘辉。他说,以前听说过把同名同姓的
论文拿来冒充自己论文的,但像刘辉这样大胆到把同姓、名字拼音缩写相同的论文
拿来变成自己的,倒是首见,显见学术腐败的花样又有创新。

刘辉在事情爆发时推说,是图书馆在检索时出了问题,因两人英文名字缩写完全一
样,所以误将该论文收入他的名下,他在向医学院提交网站资料时也没有核对才造
成疏失。不过校方并不采纳他的说法,经校务会议审查后,认定他「学术不端」,
做出撤职解聘决定。

方舟子 勇批当权 法院常客

记者杨羽雯/综合报导

踢爆清华大学教授学术造假的「方舟子」在大陆学术圈拥有高知名度,他每天都接
到一堆检举电话【方舟子按:应是电子邮件】,比中共国务院学位办的领导还忙。
喜欢他的人认为他能伸张正义,痛恨他的人则是把他形容成凶神恶煞。在大陆一堆
学术造假的当下,更多人支持他应勇敢「打假」下去。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一九六七年生,是个旅美中国人,出生于福建云霄县,方舟
子是他在网路的笔名。他敢言敢当,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披露被打者姓名、不顾忌被
揭露者的权势和地位,并且署名发文,身分公开。

方舟子所涉及的话题很多都直指大陆大学等学府、国家研究部门,甚至著名教授,
每次的揭露与抨击,都会引发报纸、媒体、网路上的正反大讨论,在网路上,更是
形成拥护者与反对者的两大阵营,吵得火热。

不过方舟子的文章具有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系统的证据,所以在发表后,往往会迅
速被网民在各处转载。在揭露学术腐败、打击伪科学中,方舟子敢于触怒科学界当
权者,所以他及其主持的新语丝网站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信任;许多在学术体系中
生活、并接触到学术腐败的学者,自己不敢出面,就私下把所了解到的情况通知方
舟子揭发。

方舟子因为触怒权贵,新语丝网站在中国被封。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官方主
流媒体支持其学术反腐,所以方舟子至今仍能在中国的网路世界里一言定江山,仍
有其影响力。其揭露的腐败案件涉及国内多家名牌大学的教授,甚至中科院的副院
长。

方舟子不仅批判学术腐败,举凡新闻界的不实报导,或者基督教、法o功、中医等
也曾被他抨击过,都引起很大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打假卫士」,是社会应该有的
正义力量;有人认为他恶意对人诽谤中伤,他也成了法院的常客。【方舟子:这则
介绍基本上取自中文维基的条目】

Thursday, March 09, 2006

与政协委员商榷“倒逼”虎跳峡

  

  水博

  中国青年报3月5日报道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的提案意见
《“倒逼”虎跳峡水库上马 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报道说“任玉岭在这份提案
中说,虎跳峡是世界上最险的峡谷之一,也是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
世界遗产的主导景观,举世闻名。”

  作为一名水电科技工作者,我认为政协委员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虎跳峡
水电站的建设对政协委员所产所阐述那些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虎跳峡谷、
三江并流世界遗产都已经在现有的开发方案中进行了必要的保护,不会因虎跳峡
水电站的建设受到影响。

  此外,政协委员所谓“倒逼”虎跳峡的说法也与事实不符。与怒江的情况不
同,虎跳峡电站所在的金沙江流域的水电规划论证早在2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也
就说是如果当时国家有足够的资金,10年前我们可能早就开始建设虎跳峡水电站
了。现在国家启动金沙江开发项目,完全是执行国家正常的建设程序,这一点希
望我们的政协委员能够了解清楚。国家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严格的、
规范的,如果没有国家开发规划,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具有“倒逼”国家
的能力。

  当然,对于虎跳峡电站的建设,由于前一段时间反坝组织的欺骗宣传影响,
确实使一些群众对虎跳峡水电站的开发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从决
策民主的角度出发,我也赞同国家有关部门把虎跳峡建设的必要性再次进行公开
讨论。我相信只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公众一定会做出正确选
择。

  虎跳峡电站是水电社会综合效益的集中体现。据我所知,虎跳峡电站的建设
除了解决云南昆明、大理等城市上千万居民的生存用水问题之外,还具有巨大的
防洪效益。虎跳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大约60亿(调节库容约230亿),这60亿的防
洪库容是什么概念呢?我国三峡的防洪库容为210亿,而动迁的人口110万。1998
年长江洪水之后,为了方便长江行洪,国家决定在长江中游实施平垸还湖政策。
国家财政投资110亿元,预计迁移62万户,242万人,获得蓄洪库容130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我们在长江下游的退耕还湖迁移240万人口,才仅仅能获得大约两个虎
跳峡的防洪库容。而虎跳峡电站的全部移民人数仅仅8万余人。

  虎跳峡电站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巨大的发电效益。因为虎跳峡在长江上游,虎
跳峡电站的巨大的蓄水调节水库将会大大提高长江上的一系列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如果长江流域的各个电站都建成之后(不算虎跳峡电站本
身的发电量),虎跳峡的调节作用就相当于国家又增加一个三峡水电站。虎跳峡
电站的实际发电效益,大约相当于每年增加7千万吨原煤。

  如果国家要建设年产7000万端煤炭的基地,其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塌陷以及运
输道路的占地面积,恐怕也不会少于虎跳峡水库的淹没土地。除此之外,这7000
万吨的煤炭还不会排放燃烧废气,而且更重要的是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它
既不会随着开采的时间而枯竭,也不会随着资源总量的减少而大幅度的涨价。

  那么虎跳峡电站的建设对我们百姓生活的影响如何呢?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
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就说说水电对农民的影响。记得《农民日报》曾刊
登过一篇《请关注高煤价下的冬季农民生活》的文章。文章报道了由于我国煤炭
价格成倍增长,农民已经烧不起煤。从而很多农民不得不改烧柴草;做饭??又
见炊烟;洗澡??几乎是一种奢望;取暖??没有温度的概念。面对农民的悲惨
现状,撰文记者大声呼吁国家应该对农民的生活取暖用煤给予补贴。其实,记者
的建议几乎没有任何意义。高煤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能源供应不足,在这种情况
下必须依靠市场的经济杠杆调节,让一部分人因为买不起煤而不烧煤,从而解决
能源短缺的矛盾。如果国家对农民予以补贴,让农民能够烧得起煤了,那么就会
让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更加烧不起煤,从而让城市中更多的贫民少烧煤或者不烧煤,
这样才能解决煤炭总量不足的矛盾。即便国家对所有的贫困人口一律予以补贴,
那也同样解决不了问题。无非就相当于都没有给补贴,只是煤炭价格必然要再度
上升,直到再产生一部分人因买不起煤而不烧煤,最后才能形成新的供需平衡。
总之,无论你有多少钱,能源总量不足,总要有一部分老百姓遭罪。因此,阻碍
水电开发就是剥夺弱势群体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要说农村高煤价的原因,除了该文章中提到的“受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煤矿安
全生产整顿达标以及治理公路超载等多种因素影响,走势一路攀升”等表面因素
之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越采越少,能源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升几乎是不可逆
转的趋势。我国经济的现代化,目前也正遭遇着能源瓶颈的制约。石油储量不足,
进口困难,而且价格一路攀升;煤炭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是产能不够,矿难频
发,社会各界一致呼吁,我们不能再要带血的煤炭。而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这
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恐怕就在于应用可资生能源。目前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的技术不够成熟,开发成本较高,一般农民还难以承受。我国目前从资源上、技
术上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资源就是水电。具体来说虎跳峡水电站就是我们国
家的极其宝贵的能源资源之一。该电站的建设能够给我国增加的能源总量,几乎
比全国的农村的民用烧煤总量还要多。也可以这么说,我国的煤炭供应紧张,农
民承受的高煤价的原因之一,也就是由于我们受到极端环保势力的干扰,没有能
及时开发虎跳峡水电站。

  在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资源匮乏,价格上升的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家(特别
是任玉玲政协委员同志)可以自己去判断。难道我们愿意一方面非要让足够全国
农民家庭烧的煤炭白白流失掉,另一方面又让农民和城市中的贫困群体,忍受高
煤价、无煤烧的煎熬吗?我们的政协委员同志千万不要在伪环保谣言的盅或下,
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要知道现在的紧迫问题不应该是担心有人要“倒逼”虎跳
峡电站上马,可能会造成什么损失,而应该是追问我们的执政能力能不能为解决
老百姓的疾苦,加速虎跳峡水电站的建设和其它水电资源的开发,减少不必要的
损失。

Monday, February 27, 2006

从人名看北大

  牛乐吼

  我与北大没啥牵连,也不甚了解,二十多年前在芍园住过几宿而已。听说从
前那里还是有几个像样的,比如蔡元培,蒋梦麟,钱玄同,汤用彤,还有马叙伦,
饶毓泰,先不论他们的学问,至少名字就起得舒畅,斯斯文文,挺儒雅的,家里
祖上都是富余的读书人。就连最俗气的季羡林,也比现在的强,爸爸姓季,妈妈
姓林,爸爸爱羡妈妈,孩子就叫季羡林了。

  现在不像话了,几千个教授里有几百个叫田刚,袁刚,陈刚,陆军,钱军,
薛军,胡军,陈军,刘伟,李伟,赵伟什么的,一看名字,就知道不仅不是书香
门第,而且父母识字也不多,起个名都凑不出几个字。好不容易取了个复名的又
全是什么闵维方,贺卫方,苏卫东,蔡庆东之类的,别说诗情画意,读着就拗口,
俗不可耐。

  有个教授居然叫郭文革,不知是祖上在文革时是遭了殃倒了血霉,还是发了
迹飞黄腾达,反正横竖忘不了文革,文革情结太浓郁,就索性把“文革”两字刻
在了儿子的额头上。

  有两位教授叫“新贵”,一个姓方,一个姓何,父母很坦率,希望儿子长大
了摆个地摊做点小生意,成为“新贵”,万万没想到儿子发大了,进了北大,这
一口一声“新贵”喊起来,就太露骨了。

  一位兄弟叫陈十一,摆明了是十月一日生的,父母不随大流管他叫陈国庆或
陈爱国或陈忠国,而干脆叫了陈十一,不能说没有一点创意,我看还可以进一步
简化为阿拉伯数字,陈11。

  周旺生,旺生旺生,那是周家从前开的酱油铺子的名号,估计儿子是早产的,
来的突然没时间细想,就把铺子名给了儿子。

  那位巩献田最逗了,家有万倾良田,土改时全献给了政府,给儿子取个“献
田”的名字,时时提醒下一代祖上曾经显赫过。

  最最好笑的是有个副校长,大名叫张国有,国家所有,偏偏被党委派去听取
民营经济研究院的工作报告,什么意思? 又要搞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了?

  俗话说,出一个贵族要三代。读书人也是一样,打铁人家的儿子在煤油灯下
死记硬背苦读数载,专业知识有了一点,读书人的风范品德操守气度,既没有从
家里承继,也不能在社会得到熏陶。一个文化萧条,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学里鱼
龙混杂良莠不齐,剽窃抄袭作假作弊沽名钓誉学风不正,个中原因从人名可窥一
斑。

Sunday, February 19, 2006

关于对冰/点周刊整顿和争取早日复刊的处理决定

  一、责成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李而亮在党组会上对反关不严做出深刻检查。

  二、现成编委会向团中央写出书面检查、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进一步端
正办报思想、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具体措施。

  三、扣除李而亮、潘平当月奖金;扣除李大同当月绩效工资。

  四、对冰/点周刊做出人事调整:

  ??免去李大同冰/点周刊主编职务,调新闻研究所工作。
  ??免去卢跃刚冰/点周刊副主编职务,调新闻研究所工作。
  ??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辑、副社长陈小川兼任冰/点周刊主编。

  五、冰/点周刊在停刊整顿期间要认真总结办刊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办刊
指导思想,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出版流程,落实岗位责任,一周内向编委会、党
组提交整顿情况报告。

  六、认真组织批驳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的文章,在冰/点周
刊复刊第一期刊登,以消除已经造成的恶劣影响。

  七、冰/点周刊于2006年3月1日起复刊。

  ?????????????????中国青年报社党组
  ????????????????二○○六年二月十六日

Thursday, February 09, 2006

就有关怒江建坝争议的报道致《纽约时报》

?方舟子?

做为“访问怒江并通过攻击环保人士而吸引了公众广泛的关注”(《法治:
对中国的“愤怒之河”寻找公共声音》,Jim Yardely于2005年12月26日报道)
的学者之一,我感到有必要纠正Yardely先生报道中的错误。

如果Yardely先生能重视我在2005年12月7日回答其提问的电子邮件(全文见
附件)的话,该报道中的不准确和不实之处大部分都可以避免。然而,在
Yardely先生的笔下就好像没有“环保人士”的反对者回答其采访要求,他显然
完全忽视了我的意见,只报道“环保人士”的一面之辞。

首先,我想要说明我参与的对怒江的访问并非如Yardely先生报道的那样
“由大坝开发者赞助”,而是由国家水电水利规划总院资助的。该机构负责编写
“环保人士”现在要求公示的有关怒江项目的环评报告。请注意,在我们访问怒
江之前,该机构也资助过一些“环保人士”访问怒江。

怒江并非如Yardely先生断言的那样是“中国仅有的两条自由流淌的河流之
一”。在怒江的干流已经有两座水坝:比如水坝(1990年完工)和查龙水坝
(1995年完工)。与Yardely先生所认定的相反,争议中的新坝并非要建在世界
自然遗产地,对那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怒江计划
建坝的地区的生态和环境实际上都已被毁灭,是由于数百年来当地居民过度的开
发(砍伐森林、开荒、修路等等)造成的。建坝反倒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
恢复那里的生态系统,例如通过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而停止砍伐森林和开荒,
并为保护当地的生态提供足够的资金。

Yardely先生进而报道说:“近几个月来中国国内媒体的有关报道已被禁
止。”

这不是事实。在近几个月来,在中国大陆的全国性报刊上有许多关于怒江建
坝争议的报道。其中大部分是支持“环保人士”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水电还是环保 是一个问题》,《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11月21日
《怒江之争折射社会进步阵痛》,《科学时报》2005年11月7日
《“怒江保卫战”逆转?》,《商务周刊》2005年10月21日

Yardely先生又报道说:“但是中国水利部注意到有关国际河流的政府报告
被视为专有的信息,宣布环评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属于国家机密,并禁止其发布。”

这也不是事实。中国水利部并没有参与怒江规划,也未卷入争议,从未如此
宣布过。怒江环评报告在完成之后,全文就被归为机密,这甚至发生于有关争议
出现之前,纯粹是由于法律的原因(不是在说“法治”吗?):在2000年12月29
日制定的一部法规规定有关国际河流的科研资料属于机密;而怒江是一条国际河
流。据我所知,该环评报告中并没有什么内容需要保密、不宜让公众知道的。事
实上,我将乐于见到该环评报告被公示,因为我相信这将会澄清有关怒江项目的
不实报道和误解。那些“环保人士”应该很清楚这个法律问题,因为他们中有人
(例如蒋高明研究员)参与了环评,手上应该有一份环评报告。如果他们真的希
望该报告获得公示,他们应该首先要求政府修改法律。因此我相信他们的呼吁不
过是试图使局势复杂化,混淆视听。

自从1990年到美国以后,我便是《纽约时报》的忠实读者。在批评中国媒体
糟糕的新闻操守时,我经常将《时报》做为好新闻的标准加以引用。我希望在将
来我还能这么做。像这样有倾向性的、不准确的报道只会损害《时报》的信誉。

附英文原文:

To the Editor:

As one of those scholars who "toured the Nu and attracted wide public
attention by attacking the environmentalists" (Rule by Law: Seeking a
Public Voice on China's 'Angry River', by Jim Yardley, December 26,
2005), I feel obliged to correct the mistakes in Mr. Yardley's report.

Much of its inaccuracy and misinformation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if Mr.
Yardley had paid any attention to my email reply to his questions
dated December 7, 2005 (see the enclosure). However, writing as if
none of opponents of the so-called "environmentalists" had answered
his interview requests, Mr. Yardley had apparently ignored my opinions
and reported only one side of story told by the "environmentalists".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e trip I attended
was not "sponsored by dam developers" as Mr. Yardley reported, but by
the National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General Institute. This institute was in charge of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port on the Nu River Project which the
"environmentalists" now want to make public. Please note that the same
institute also sponsored some "environmentalists" to visit the Nu
River before our visit.

The Nu River is not "one of only two free flowing rivers in China" as
Mr. Yardley asserted. There are already two dams in the mainstream of
the Nu River: Biru Dam (completed in 1990) and Chalong Dam (completed
in 1995). In contrast to Mr. Yardley's assertion, the controversial
new dams will not be built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area and will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biodiversity of that area. In fact,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Nu River in the areas planned for the
dams has been virtually destroyed because of over-exploitation
(deforestation, farming, road building etc.) by local people during
past few hundreds of years. The dam project may instead help restor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ways such as stopping deforestation and
farming by changing the life style of local people, and providing
sufficient funds to protect local ecology.

Further, Mr. Yardley reported: "Domestic media coverage has been
banned in recent months."

That is not true. There have been many reports on this controversy in
nationa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mainland China during past months.
Most of them supported the "environmentalists." Here are a few examples:

Hydropower 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is Is a Question, by
International Herald (Guoji Xianqu Daobao), Nov. 21, 2005

Controversy of the Nu River Reflects the Pain of Social Progress, by
Science Times (Kexue Shibao), Nov. 7, 2005

"The Battle of Protecting the Nu River", Has the Situation Changed? by
Chinese Business Weekly (Shangwu Zhoukan), Oct. 21, 2005

Mr. Yardley also reported: "But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noting that government reports about international rivers were
considere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declared a small section of the
assessment to be a state secret and forbade its release."

This is not true either.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was not
involved in this project or the controversy, and never made such
declaratio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Nu River
Project as a whole was classified as confidential right after its
completion, before the controversy even started, for a purely legal
reason (talking about "Rule by Law"): One current Chinese law, enacted
on Dec. 29, 2000, prescribes that scientific data about international
rivers are confidential; and Nu River is an international river. To my
knowledge, nothing in this report is secret or inappropriate to be
known by the public. In fact, I will be glad to se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port is made public, because I believe it
will clarify the misinform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dam
project. Those "environmentalists" should have known this legal
problem very well because some of them (e.g. Prof. Jiang Gaoming)
participated in the assessment study and should have a copy of the
report. If they do want the report to be publicized, they should have
asked the government to change the law first. Therefore I believe
their appeal has no merit except complicating the issue and misleading
the public.

Having been a loyal reader of the New York Times since I came to the
US in 1990, I had often been citing the Times as the standard of good
journalism when I criticized bad journalism of Chinese media. I
certainly hope I can do the same in the future. Biased and inaccurate
reports like this one will only hurt the credibility of the Times.

Sincerely,

Shi-min Fang (aka Fang Zhouzi)
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Inc.
P.O.Box 26194
San Diego, California 92196

Friday, February 03, 2006

九国公映 土巨片唱衰美军 滥杀伊平民 割器官售卖

文章提交者:医治弱智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太阳报04/02/2006】土耳其电影史上最大投资的影片《伊拉克恶狼谷》(Valley of the Wolves Iraq)昨日公映,该片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讲述美军凌辱土耳其士兵,更於伊拉克平民的婚礼上大肆杀戮,连儿童也不放过,又把平民抓进监狱,供犹太医生切割器官售卖。电影未上映已经先声夺人,预售戏票大卖,土耳其人都认为影片道出了美军的狰狞,还呼美国人藉此反省。

这耗资七千八百万港元的电影,以二○○三年土耳其士兵被美军蒙头带走的历史事件作开首。当年七月四日,一队美军突击搜查伊拉克的土耳其军事基地,把十一名特种部队成员蒙头带走,并拘留他们逾两日之久。土耳其人一向崇拜他们的军人,他们甚至会热心地送自己的儿子服兵役。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美军蒙头带走,土耳其士兵都视之为奇耻大辱,戏其中一人更不堪受辱,愤而留书自杀。

描述特工解放伊拉克
土耳其特工阿莱姆达尔(Polat Alemdar)收到那封朋友的遗书後,誓要为好友雪耻,深入伊拉克北部追捕那个凌辱土耳其士兵的美国特工头目马歇尔(Sam William Marshall)。马歇尔用高压手段管治占领区,肆意践踏伊拉克人民的价值、人格和历史。他为求实现其野心,不惜以平民的血作代价。他派兵突击搜查一个婚礼,区内所有人都齐集在那,美军乱枪扫射,杀死数十名无辜平民,在一名母亲面前把她的孩子击毙,新郎也成枪下亡魂,本来幸福的新娘子顿成寡妇。馀下的幸存者都被冠以恐怖分子之名,被美军拘捕,并囚禁於阿布格卜监狱(Abu Ghraib),任由监狱内的犹太医生宰割,把他们的器官卖到纽约、伦敦和特拉维夫等地。

最後阿莱姆达尔与他的追随者,联合伊拉克人民,把马歇尔打败,让他们从美军的残暴统治中得到解放。

美英德澳等九国公映

影片除了开首部分基於史实,其馀都是虚构故事,但这亦能反映土耳其文化视美国为魔鬼的普遍印象。最近一项研究土耳其对美国人敌意的民意调查显示,当提到美国人,百分之七十受访的土耳其人会联想到「暴力」一词,百分之六十八会联想到「贪心」,百分之五十七会联想到「不道德」,百分之五十三会联想到「无礼」。

电影还未开画,其预售戏票已在土耳其大卖。看过影片的观众都赞不绝口,一名大学生说:「这影片展示了伊拉克受欺压的真实面。」

另有一名商人说:「这是一重要的电影,应令美国人知道为何全世界都不喜欢他们。」此片有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库尔德语和英语四种版本,在土耳其公映後,还会在美国、英国、德国、澳洲等九个国家公映。

Friday, January 27, 2006

"皇甫平"事件的支持者正是朱?基

文章提交者:美共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1991年初,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一组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引发当时思想理论界激烈交锋,而其支持者正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基。

“辛未羊年,对于上海来说,应当是一个‘改革年’。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法宝,改革开放是上海摆脱困境,求得振兴的惟一出路。”

这是1991年2月15日、农历大年初一刊登在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评论里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其主要作者是时任该报党委书记兼副总编的周瑞金。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篇评论。仅仅半个多月后,系列评论的第二篇《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又出现在该报第一版;紧接着3月22日、4月22日第三、四篇《扩大开放的意识要强一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分别见诸报端。海内外政治嗅觉敏锐的观察家们才注意到这组系列评论的作者“皇甫平”这个名字,才真正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价值及分量。

而这组后来被称为“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作者及组织者正是周瑞金,而支持者正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基。

1991年北京的一些报刊仍然在努力鼓动改革开放要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气氛沉闷。而这组评论“从锐意推进改革开放,到破除‘新的思想僵滞’??姓‘社’姓‘资’;从发展市场经济,到如何选人用人,形成了一个掀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完整系列”,也打破了思想理论界的沉闷局面。

当1992年2月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之后,人们才明白,原来他1991年在上海过春节期间就发表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谈话。对于姓“社”姓“资”的问题,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就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小平同志还特地在上海新锦江饭店旋转餐厅听取有关浦东开发的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谈话。他强调,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党还要讲几十年。光我一个人讲还不够,我们党要讲话,要讲几十年。

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旨与小平同志的有关谈话其实是一脉相承。

“‘何以解忧,惟有改革’是直接引用朱?基同志在传达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小平同志视察上海讲话时的原话。”时隔12年后的又一个羊年春节过后,在上海市新华路的寓所内,周瑞金先生回忆当时皇甫平系列评论的组织过程时非常肯定地对记者说,“其中‘改革年’的提法,针对的就是有人提出‘质量年’的口号。”

像一枚石子骤然投入一池清水,这组评论在当时理论界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一次交锋。而且很多人都在猜测议论文章发表的背景。台湾《联合报》在1991年4月发表文章,称这组文章与朱?基有关。

周瑞金说,1991年1月28日到2月18日,小平同志到上海过春节,视察了许多单位,并发表重要谈话,朱?基同志一直陪在身边,并亲自整理小平同志的多次谈话。有关的谈话材料虽然传达的范围很小,但周瑞金看到并认真领会了其中精神。而且系列评论的最后一篇是在朱?基上调中央后,才发表的。

但朱?基在1991年年初全市干部会议上传达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周瑞金基本都贯彻到文章中去了。“一是开发开放浦东,第二就是推进各项改革,称1991年是‘改革年’;在谈到治理经济环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时,朱?基同志说,‘何以解忧,惟有改革。’这是引用曹孟德的诗句加以改造,所以对他的原话,我印象比较深。”

周瑞金作为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主管社务、党务,并分管经济评论、理论等编务。在对当时的改革形势作了合理判断并在充分领会了朱?基传达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他决定发表一组评论,对改革开放作一番新的鼓动。

在评论的分工方面,周瑞金主要出点子,出思路,具体设计系列文章的各层主旨,并与其他两人分头撰写。

真正引起交锋的,是第二篇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因为当时有些人把市场化与私有化看作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要素。上面有人更是指责皇甫平文章影响很坏,把刚刚统一起来的思想搞乱了。这个讲话在全市有关干部大会上作了传达,周瑞金当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连到香港履任新职务的任命也被突然取消了。

1991年4月17日,周瑞金专门给市委写了一个报告,详细解释了文章组织及发表的过程,北京及全国理论界的反应,特别是台湾报纸利用此事如何歪曲背景,挑拨中央领导关系等。

当时市委三位主要负责人审阅了报告,他们没有批评文章本身的内容,只是对文章发表的程序,事先没有送审提出了意见,对此周瑞金作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

回忆过去,周瑞金说,当时的舆论环境确实很艰难,甚至已经到国务院工作的朱?基副总理被某些人暗喻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云开雾散,局面才开始真正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