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9, 2007

再评“上学难”“就业难”

 

  天山童姥

  想就最近关于高校毕业生“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再说几句,希望引起
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对正和《杨曾宪“高教大跃进”的盲点》一文表示支持。他/她对于求
学市场的分析我基本同意;我觉得其于杨文并无冲突,而有相互补充的功能。而
其关于高教大跃进背后原因的追述更为难能可贵;尽管,"优先建立全民社会保
障体制,消除最根本的社会不公,"虽然治本;但与其说是药方,还不如说是比
解决高教两难问题更重要的目标,没有短期可操作性;当然另一方面,至少提醒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和社会不公的存在,意义,及其与高教两
难问题的联系,这就够了。

  再说说杨曾宪先生的药方:控制收费和增加贫困学生补助,引进竞争机制以
提高高校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费用使用效率),控制规模甚至一定程度的缩招,
理清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差别。这些措施在道理上都没错,但是可操作性不尽
相同。比如,缩招,必然会引起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反弹,而教育部是否有能力和
魄力解决这个反弹呢?这就跟房价上涨的道理类似,上去容易,下来难了;又如,
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民办高校,我们的高教管理部门会给民办高校多大的自由度
教授其选择的课程呢?我并不反对这些药方,我只是觉着这非常考验我们政府的
信心和能力。联想到学术腐败的一些问题,其药方的可操作性要相对强一些的,
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但目前为止,仍然是个口号而已,令人悲观。

  大学生就业难虽说是更大范围的社会就业问题的一部分,但有其特殊性。那
就是,让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付出了难以承受的经济代价,而又看不到回报的希
望;另一方面,由于其受过高等教育,其思想上的痛苦可能更大,也是对我们民
族(家庭)对于教育那种高度重视的心理的极大嘲讽。这无论从人道上(多少人
因此痛苦终生),社会上(因此而反社会,轻教育)或经济上(很大比例的一部
分人一直在做赔本买卖;人才浪费),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不只是吸引眼
球。

  中国的很多问题,分析到最后,你总会得到一个原因:政治改革,经济改革
和经济伦理思想变革的不同步。按河清涟的说法,政治制度的变迁滞后,经济制
度的变化相对要快,经济伦理观念的颓化则快得惊人。很多问题只是政治问题在
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一个折射;而这背后有新型的道德伦理的支撑。比如,高房价
的问题,地方政府和金融系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想想占房价20-50%的土地
成本哪里去了);学术腐败的问题,虽然屡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但谁
见过有校长,科学院院长或部长因此引咎辞职的吗?最近讨论的高教大跃进的问
题,则明显有教育部门的失责和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增加GDP和提高房价以拉
动内需)。

  而问题的解决最后总会归到政治体制的改革上来:要有有能力而又清廉的官
员执政,需要民主选举和岗位责任制;要有效抑制政府的权力, 需要言论自由
和舆论监督;要让民众知道何谓民主,自由,科学,需要全民教育和思想解放,
从而更需要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过度激进的政治改革会引起社会动荡,受害的
是人民;而且也不一定会得到想要的民主社会,看看俄罗斯就知道了。所以就有
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这就是考验执政者的地方:执政者受否有决心坚定进行政
改,并有能力选择一个最佳路径从而使社会成本最小。

  问题总是有原因的;理清楚个中过程和细节并找出病因,并让尽可能多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虽然解决有快有慢----这句话太苦。我觉
得这就是杨曾宪先生的文章和后续讨论的贡献。

(XYS20070128)